ID: 1458051

(湘教版)三年级科学下册教案 透过玻璃的光

日期:2025-10-07 科目:科学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97次 大小:1475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教版,三年级,科学,下册,教案,透过
  • cover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3.透过玻璃的光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科学探究 1.通过实验使学生知道放大镜可以改变光的传播方向。 2.能将观察和实验结果记录下来。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愿意把本组探究方法与其他组交流,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精神。 2.能持之以恒地进行科学观察。 科学知识 1.知道放大镜可以改变光的传播方向。 教学准备 玻璃球、放大镜、玻璃砖、三棱镜、眼镜等 一.教学导入 1.出示器材:玻璃球、放大镜、玻璃砖、三棱镜、眼镜等。 2.提问:光透过不同形状的玻璃后会发生什么现象? 3.学生猜测并动手试一试,描述所看到的现象。 4.过渡:这些现象真有意思,让我们来细致的观察吧! 二.活动 放大镜 1.提问:放大镜对物体有放大作用,它的镜片是什么形状?它是否还有其他作用? 2.指导学生看教材第59页插图,引导学生做在阳光下用放大镜来点燃火柴的实验。 3.指导学生将光通过放大镜后的行进路线记录下来:( 1 )将一张白纸平铺在水平桌面上; ( 2 )用夹子夹住三支平行放置的激光笔,一位学生调整夹子位置,让三支激光笔射出的光束能沿着纸面传播,保持夹子位置不变; ( 3 )让另一位学生手持放大镜,让光束垂直射向放大镜,观察从激光笔射出的光束沿纸面的行进路线。如没有激光笔也可以用投影机或手电筒作光源,为增加效果,可以在光源与放大镜之间放一带孔或缝的挡光板; ( 4 )让小组第三位同学将此时激光束的行进路线用尺和铅笔在纸面上记录下来,从而让学生更直观地观察到放大镜对光的会聚作用; ( 5 )实验时要提醒学生不要让激光笔射出的光束射人人的眼睛。 4.学生实验。 要求:分好组,提醒学生不要用眼睛透过放大镜直接观察强光源(如太阳、投影机),不把“亮点”对着他人。出、进教室要有秩序。把实验中看到的现象画出来。 5.汇报实验结果。 6.讨论:这个实验说明放大镜有什么作用? 7.了解生活中放大镜镜片的应用:给学生介绍用放大镜的镜片制作的望远镜、显微镜、照相机、眼镜等在军事、科技和生产生活中的重要应用。 课后反思: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科学探究 1.通过观察实验使学生知道阳光是有七种颜色组成的,阳光是七色光。 2.能将观察和实验结果记录下来。 3.能通过实验知道不同颜色的光组合在一起会出现什么现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能与小组其他同学分工对七色光进行研究。 2.愿意把本组探究方法与其他组交流,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精神。 3.能持之以恒地进行科学观察。 科学知识 1.能说出阳光是由七种颜色组成的 ,阳光是七色光。 2.能说出不同颜色的光组合在一起会出现什么现象。 教学准备 投影仪(光源)、顿盘器材一套、手电筒、三棱镜两个、透明玻璃一块、镜子两面、牛顿盘器材一套、手电筒(光源)、1 6K 白纸、水盆(装水)一个等。 一.教学导入 1.学生阅读教材第60页的指南车信箱。 2.提问:从牛顿的研究笔记中你知道了什么? 3.过渡:我们也像牛顿一样来做色散实验。 二.活动 三棱镜 1.学习牛顿的研究笔记之二,让学生学会牛顿做日光的色散实验的方法。 2.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实验场地和器材: (1)用三棱镜在阳光下做; (2)阳光不充足,也可利用投影仪的光,或灯泡的光; (3)没有足够多的三棱镜,采用其他的方法。如利用平面镜和水来使白光色散,把由白光分解出的红、橙、黄、绿、蓝、靛、紫的色带反射到白色的纸屏或墙壁上,把小平面镜斜放在碗底,反射面向上,倒人 5 厘米左右深的水,将碗倾斜着放在太阳光下,太阳光射到纸屏或墙壁上。 3.学生实验。要求:做好记录、描述现象。 4.提问:白色的太阳光通过三棱镜能分解成多种颜色的光,那么这些光能否再混合成白光呢? 三.拓展 把分解的色光合起来 1.引导学生按教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