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4616812

第12课 巧用瓶盖(教案)人教版美术二年级上册

日期:2025-04-04 科目:美术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85次 大小:1583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12课,巧用,瓶盖,教案,人教,美术
  • cover
《巧用瓶盖》教案 【教学内容来源】人教版 小学二年级上册 第12课《巧用瓶盖》 【教学主题】用瓶盖组成一件有趣的作品 【课时】共1课时,第1课时 【对应的课程标准要求】 第一学段(1~2年级) 尝试不同工具,用纸以及身边容易找到的各种媒材,通过看看、画画、做做等方法大胆、自由地把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表现出来,体验造型活动的乐趣。 尝试不同工具,用身边容易找到的各种媒材,通过看看、想想、画画、做做等方法进行简单组合和装饰,体验设计制作活动的乐趣。 观赏自然和各类美术作品的形与色,能用简短的话语大胆表达自己的感受。 采用造型游戏的方式进行无主题或有主题的想像、创作、表演和展示。 "设计·应用"领域是指运用一定的物质材料和手段,围绕一定的目的和用途进行设计与制作,传递、交流信息,美化生活及环境,培养设计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学习领域。本学习领域中"设计"一词包括与学生生活有关的现代设计基础和传统工艺。 通过"设计·应用"领域的学习活动,学生应达到以下目标: 第一,了解"物以致用"的设计思想,并运用设计和工艺的基本知识和方法,进行有目的的创意、设计和制作活动,发展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 第二,感受各种材料的特性,合理利用多种材料和工具进行制作活动,提高动手能力。 第三,了解艺术形式美感及其与设计功能的统一,提高对生活物品和自己周边环境的审美评价能力,激发美化生活的愿望。 第四,养成事前预想和计划的行为习惯以及耐心细致、持之以恒的工作态度。 在义务教育阶段设置"设计·应用"学习领域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形成设计意识和提高动手能力。因此,在这一学习领域的教学中,应遵循学生认知发展规律,从学生实际出发,避免学科知识专业化倾向。教学内容的选择应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社会,加强趣味性、应用性,使学生始终保持学习的浓厚兴趣和创造欲望。 【背景分析】 教材分析 瓶盖在生活中很常见,但常常被人们随便丢弃。《巧用瓶盖》这课利用瓶盖的特点,通过教师的引导,把不起眼的瓶盖与生活中的很多圆形的物品联想在一起。通过对圆形的联想,将各种不同的瓶盖重新排列组合,并通过绘画、剪贴等装饰方法,进行有趣的制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独创精神。同时让他们懂得变废为美的道理,做到既环保又不浪费资源 本课与第13课《回家的路》、第14课《做一道拿手“菜”》穿插在“造型·表现、设计·应用”小单元中。其目的是一个借助“造型·表现”作为基础支持的,强调特色、注重趣味的“设计·应用”小单元。 学情分析 经过一年的美术学习,二年级大部分学生对美术学习有着浓厚的兴趣和丰富的想象力,并且具有一定的分析判断能力和造型表现能力,能进行完整的画面构思、表现。通过观察发现,二年级的学生好奇心强、活泼好动,善于模仿。同时,他们对于简单的事物有所掌握,对熟悉的知识有所感悟,具备表现的欲望。小学二年级的学生,有意注意的时间较短,针对这一特点,在平日的教学中,应注重营造愉悦、欢快的学习氛围,运用多种活动增强学生参与的广度和深度,使他们在亲身体验中进行有效的学习,保持他们学习的欲望和兴趣,从而提高学习效果。让学生在游戏中理解教材内容,建立学生的表象。同时将所学到的知识进一步应用在生活中,从而达到教学的目的。 但由于学习要求的进一步提高,作品易缺乏表现力,还有部分学生完成作业的速度比较慢,缺乏持之以恒的学习精神和坚定的美术学习目标。所以在教学中要加强关于学生思想方面的引导,让学生大胆表现的同时,增强作品的表现力与丰富性。关注学生主体性和个性化发展,帮助学生找到自己的美术表达方式,并形成一定的审美观,关注学科特色,也注意学科的相互渗透,重视适合小学生的心理和认识发展规律,激发低年级的学生活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