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植物向哪里长(新授课)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植物适应环境的几个特征。 2、过程与方法:想知道、爱提问与植物适应环境有关的问题,能对研究结果进行评议并与他人交换意见,能参与植物的向性实验的中长期探究。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能选择适合自己探究的植物生长的向性问题,能提出探究活动的大致思路,能做控制变量的植物向性实验。 教学重点: 了解植物适应环境的几个特征。 教学难点: 想知道、爱提问与植物适应环境有关的问题,能对研究结果进行评议并与他人交换意见,能参与植物的向性实验的中长期探究。 教学方法:观察法 实验法 教学准备:浸泡过的玉米种子、培养皿、不透光的纸盒、纸巾、剪刀、透明胶带、黏土或橡皮泥。 教学过程: 活动一:植物向哪里生长? 1、初步感知植物与环境的关系。 提示学生观察植物对不同环境的适应情况,启发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初步感知植物向光性、向地性、向水性生长的特性,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2、提出问题,大胆猜想与假设。 (1)大树的根为什么总向下生长? (2)向日葵为什么总朝向太阳? 3、设计实验方案。 4、实验探究。 (1)课上设计组装实验。 (2)课下进行观察。 板书设计: 向光性 向地性 向肥性 向水性 教学后记:学生能提问与植物适应环境有关的问题,能对研究结果进行评议并与他人交换意见,能参与植物的向性实验的中长期探究。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