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4638186

第1课 形式美及其法则+教学设计 人美版初中美术九年级上册

日期:2025-01-23 科目:美术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98次 大小:56507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1课,形式美,及其,法则,教学设计,人美
  • cover
形式美及其法则 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课属于“形象直观的表现与交流语言”单元中的“讨论与研究”、“评价与总结”两个活动的综合内容。根据教材中的这两个活动内容,在本课教学设计中主要以辩论的形式让学生在“变化统一、比例、对称、均衡、节奏与韵律”六个方面进行讨论与研究。 二、学情分析: 本课教学对象为初中学段九年级学生,该阶段的学生思维逐渐独立已经有了较强的探究能力,可以较为深入的思考与分析问题,同时他们已具备丰富的文化知识储备,语言组织能力增强,在教师的引导和启发下,能对作品进行判断评价,表达自己的感受和观点。 但因为本课教学内容为较为抽象的概念,需要教师运用具体的案例作为引导。 三、教学目标: 1、通过了解形式美的概念、形式与内容的关系,从而掌握常用的形式美的法则并以此来鉴赏艺术作品。 2、使学生掌握对于艺术创作非常重要的形式美的法则,并能运用法则对艺术作品进行分析与描述。 3、通过引导、讨论、归纳等方法,认识到生活中处处可见形式美法则的运用,知道形式美和形式美法则与生活的密切关系,乐于成为惜美、爱美的人。 四、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艺术作品中多样统一、对比、节奏、均衡、对称等形式美的规律认识与运用。 教学难点:用形式美的相关知识解析理解艺术作品并能用美术语言进行描述。 五、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课前准备 课件、助学单、范画、学具若干组 设疑导入 1、问题导入 课前小采访:你们在美术创作时,碰到的最大的难题是什么? 例举学生在美术创作中的问题: ①. 会临摹,不会创作。 ②. 不会组织复杂的画面。 ③. 不会构图。 总结学生的回答: 同学们遇到的问题都是构图有关,那么到底什么是构图呢? 2、揭示课题 构图与形式美 揭示并板书课题:形式美及其法则 思考自己在美术创作时碰到的问题。 通过学生关注的问题导入课题,贴近生活实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讲授新知 比较观察 ①. 学生欣赏,教师总结: 小朋友的舞蹈:杂乱无序 学生广播体操:整齐单调 《只此青绿》:你在这段舞蹈中看到了什么?———韵律、节奏、动静、变化、聚散 总结:精美的舞蹈不仅是听觉上的享受,更是视觉上的盛宴。 舞蹈灵感来源:《千里江山图》 ②.提问:要把想法变成优秀的作品,需要什么?———形式美。 形式美的概念:人类在创造美的过程中,对美的形式、规律的经验总结和抽象概括。 2、案例分析 ①.比较分析:多样统一 《夯歌》:生活中的场景与艺术作品 视线下移:空间开阔 中心人物:黄金分割线、 三角形造型 统一 人物分组:均衡、向上 人物造型:正面、侧面、背面 多样 教师总结作品思想:描绘了劳动人民青春洋溢的蓬勃朝气和建设祖国的热情。 ②. 引导分析:对比 《无名女郎》 该画强调人物与背景的整体对比,即弱化背景中物象的对比和人的衣服对比,而使穿着重颜色衣服的人物凸显。人物白皙的面部在重色衣帽、头发的对比衬托下更显突出。 小组分析《武昌起义》着幅画,说说画家是怎样运用虚实对比和明暗对比的。 ③.小组分析:节奏 《雪原曲》 节奏指音乐中交替出现的有规律的强弱、长短的音响和节拍的变化,运动中有秩序的连续动作的重复美。 学生小组讨论:创作对形状、线条、色彩明暗等元素有条理的反复、交替或排列,产生动态的连续性。 在起伏的雪原上,杉树横向布局,如同五线谱中的音符,构成一曲富有节奏变化的美妙旋律。 ④.自主探究:对称与均衡 海报设计中的对称与均衡 通过对比了解两种形式的特点与优势。 3、探究活动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通过助学单对《韩熙载夜宴图》的形式美做案例分析。 例:以视线引导的方式让画面人物的多样性统一在 “琵琶演奏”这个主题。 教师小结:古代画论把构图称为“经营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