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36张PPT。56个民族,56支花,56个兄弟民族是一家唐代的边疆各族历史上中原地区的许多统治者与边疆地区的少数民族矛盾重重。但在唐朝初期,却有一位皇帝深深地赢得了北方各民族的拥戴。在这位皇帝生前,各族首领尊奉他为各族的领袖———天可汗”, 这位皇帝是谁? 他为什么能获得各民族的尊重?唐太宗说:“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他的话是什么意思?体现了什么样的民族政策? 过去的统治者只重视中原汉族,轻视边疆的少数民族,我与他们不同,我对各民族一视同仁. 体现了各民族平等的开明政策.一、民族关系:1、情况(概况):2、原因: 3、意义:4、认识几个和唐朝交往较为密切的少数民族联系密切,相互交融(融洽)①国力强盛②制度先进③经济繁荣④统治者容纳百川的自信和气魄造就了唐代的开明和繁荣,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日臻巩固 对照地图说一说,唐朝时,边疆地区主要有哪些少数民族?回鹘吐蕃南诏靺鞨回鹘(今天的维吾尔族的祖先)吐蕃(今藏族的祖先)吐谷浑(鲜卑族的一支)靺鞨(女真族、今天的满族的祖先) 契丹南诏(今天白族和彝族的祖先)阅读与思考(P18—19)1、唐朝政府对少数民族地区采取了什么政策? 2、这一政策的内容是什么?有何特点? 3、你知道今天我们国家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什么政治制度吗?羁縻州全其部落,顺其土俗;一国多制、政治开明P18采取”全其部落,顺其士俗”的开明政策在少数民族地区设立专门的地方行政制度--羁縻州特点:体现了一国多制的精神和唐代政治开明的特色。民族区域自治制度。4、你认为唐朝政府的少数民族政策为什么能够实施呢?你有何感受?◆强盛的国力; ◆先进的政治制度和繁荣的社会经济; ◆统治者容纳百川的自信和气魄。认识到国力强盛与民族关系、民族政策之间的关系。二、民族政策1、民族政策:2、具体做法:3、特色:羁縻州“全其部落,顺其土俗”,体现一国多制的精神和唐代政治开明的特色 二、文成公主入藏吐蕃是现在哪个民族的祖先?他们生活在什么地方? 7世纪时谁统一了青藏高原?640年,唐太宗将谁嫁给了他?吐蕃7世纪时,吐蕃赞普松赞干布统一青藏高原。松赞干布文成公主1、松赞干布为什么多次向唐王室求婚? 2、唐太宗同意将文成公主远嫁吐蕃说明了什么?松赞干布因仰慕中原文明,想向中原学习先进的文化等,所以向唐多次求婚。说明唐朝统治者对吐蕃的友好善意及其较为开明的民族政策。师生合作 互动探究这是唐朝画家阎立本所画的《步辇图》. 此画以贞观十五年文成公主嫁给吐蕃王松赞干布这一重要历史事件为题材,描绘唐太宗李世民坐步辇接见松赞干布使者禄东赞的情景.禄东赞唐太宗 《步辇图》 禄东赞代松赞干布去唐朝求婚时发生了很多有趣的故事,你能否讲一个? 第一道题是用丝线穿九曲璁玉。其他国家使臣都穿不过去,路东赞用丝线缚住蚂蚁的腰,放在珠的孔口,慢慢吹气,让它爬过去,线也就穿成了。 第二次比试是令各国的使者各领一百只羊,一百坛酒;要将羊杀了,剥皮、吃光肉,揉好皮、喝完酒。其他使节有的肉没吃完便醉倒了,有的皮没揉好便累倒。只有路东赞令随从们慢慢地小碗喝酒,边吃边喝边揉皮子,最后完成皇帝交给的“任务”。 第三次,唐皇又命令使臣认出一百匹母马和一百匹马驹各自的母子关系。路东赞令小马驹单独关上一夜,只给草料不给水喝。第二天,放到母马那里去,小马驹都各自认自己的母亲吸奶去了。这样,吐蕃使臣又胜。 唐皇又命拿出一百根头、尾一般粗的木棒,令使臣认出头梢。噶尔东赞将木棒推进水里,头重尾轻,重的沉下,轻的浮在上面,认得一清二楚。 最后,唐太宗将文成公主杂在三百位打扮得一模一样的美女里面,令使臣们找认,认出者公主可随之而去。噶尔东赞先找服侍过文成公主的老大娘打听公主的模样和特征,得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