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4668500

15. 中国画-山水画法(教案)人美版(北京)美术六年级上册

日期:2025-09-25 科目:美术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36次 大小:1606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中国画,山水,画法,教案,人美,北京
  • cover
《中国画———山水篇》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本节课内容选取高一美术鉴赏课第一单元观看之道———美术鉴赏基础中的内容,将其中的山水画单独选出来利用一节课时来学习:中国画———山水篇。 《美术鉴赏》教材修订前后在内容、编排、难度、特色方面有了变化:以提高国民素质为宗旨,全面贯彻“立德树人”教育方针和新时期高中课程改革以美育人的要求,培育健康审美观念,陶冶高尚情操,涵养民族精神,激发想象力和创造力,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美术鉴赏》教材是《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2017年版)》的具体落实,是普通高中美术课程在新时期开展教育实践的直接落实。提出的时代性、基础性、选择性和关联性要求,积极梳理、归纳新时期美术鉴赏教学改革实践的有益经验,为进一步完善和落实国家《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2017年版)》的培养目标提供丰富的实践案例。依据《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2017年版)》要求,本教材在内容设置上重点突出中国传统书画和民间美术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强化鉴赏方法的本土意识,并注重引导学生将其综合运用于鉴赏过程之中。 中国画与京剧、中医并列为中国的三大国粹。中国山水画是中国人情思中最为厚重的沉淀。游山玩水的大陆文化意识,以山为德、水为性的内在修为意识,咫尺天涯的视错觉意识,一直成为山水画演绎的中轴主线。从山水画中,我们可以集中体味中国画的意境、格调、气韵和色调。再没有哪一个画科能像山水画那样给国人以更多的情感。若说与他人谈经辩道,山水画便是民族的底蕴、古典的底气、人的性情。通过学习使学生能够学会如何“看”山水画,感受中国山水画的韵味。 二、学情分析:高一学生处于青春期末期,正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高一学生大多数活泼,喜欢和人交流。绝大多数学生比较爱好学习美术,对教材知识的学习有浓厚兴趣。但是我们学校的高一学生大多数来自乡镇、乡村,因为每所学校的美术课师资情况不同,开课的情况也有差异。部分学生成绩不是很理想,造成这部分学生自信心不足,学习劲头也相对不高。学生存在几种情况:不要求上进,思想意识很差,想混过三年拿到高中毕业证;有的相对智商较低,学习上很吃力;部分学生上课纪律也较差,听讲不认真,不会做题,听不懂,造成恶性循环。老师方面的情况:教学方法结合多媒体教学手段,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对学生关心不够,在教育上面要少批评,多鼓励。家长方面的情况:虽然《美术鉴赏》这门课学生比较喜欢,但由于家长对它不够了解,认为没有考试要求,学不学都一样,所以重视不够,对本课程的学习也会受到影响。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并感受中国古代山水的主要特点及其代表作品。 2、过程与方法;了解中国山水画代表作的作者,创作时间和创作思路。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学习本节课,能够学了解到中国山水的历史及韵味,感受到中国传统绘画的美,体会祖国大好山河及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是源于党的领导。 四、教学重、难点:1.重点:(1)了解中国山水绘画的代表作的作者和创作时间。 (2)学习中国山水画的特点、怎样欣赏、鉴赏山水。2.难点:结合历史时代背景理解作者创作作品的心路历程和创作思路。 五、教法、学法:设置教学情境,采用引导法、提问法、讨论法,讲解法,探究法开展课堂。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作品展示:运用傅抱石、关山月的创作国画山水画《江山如此多娇》来情境带入,了解中国山水的重要的代表作,这幅画的寓意,历史地位。并且进一步引导学生进入本节课的内容,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中国画———山水篇。 设计思路: 通过问题设定引导学生深入了解山水画作品所画内容表达的寓意,使学生通过画面表达的具体物象展开联想了解作者想要表达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