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4679657

【核心素养目标】人教版七下第一单元第2课时《渴望春天》《春之声》教案

日期:2024-05-20 科目:音乐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18次 大小:1380882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单元,春之声,渴望春天,2课时,第一,核心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2课时 《渴望春天》《春之声》教学设计 课题 《渴望春天》《春之声》 单元 1 学科 音乐 年级 七年级 教材分析 《渴望春天》是奥地利作曲家莫扎特于1791年创作的一首深受儿童喜爱的抒情歌曲。歌曲为C大调、曲式结构为再现单二部曲式。全曲以分解三和弦与级进音调交替进行的旋律为基础,配合活泼、跳跃,表现了少年儿童渴望春天到来的愉悦心情,音乐流畅清晰、优美洗练,充满着青春的气息和活力。《春之声》即《春之声圆舞曲》,是奥地利作曲家小约翰·施特劳斯的代表作。这首作品散发着青春的气息,充满着无限的活力。 学习目标 1、能够积极地感受、理解两首作品表现的对春天和生活的赞美之情,并用优美的歌声加以表现。感受莫扎特在人生最困苦之时,仍能用孩童般天真、美妙的旋律表现对生命、春天渴望之情的精神。2、结合《春之声》主题的欣赏、分析和辨听,初步感受维也纳圆舞曲的节拍特点。在不断聆听和思考中熟悉歌曲《渴望春天》的旋律,分析歌曲音乐要素,理解、表现歌曲的情感。结合教师讲解和自主演唱后的思考,关注作品的创作背景,更深刻理解作品的情感内涵。3、学习用流畅的声音表现《渴望春天》的风格与意蕴。了解作曲家生平及贡献。 核心素养描述 审美感知:学会歌曲《渴望春天》,在反复聆听、歌唱《渴望春天》的过程中,感受歌曲明朗、愉快的情绪。艺术表现:通过对渴望春天的学唱,学习用相应的指挥图示辅助歌曲的准确学唱。在聆听《春之声》的过程中,能够以摆色块的方式感受了解回旋曲式。创意实践:鼓励学生大胆地参与音乐实践活动。文化理解:培养学生对经典作品的兴趣和热情,唤起学生对音乐、对春天、对生活的乐观、积极的情感体验。让学生初步了解有关作曲家生平等音乐与相关文化。 重点 在分析、理解的基础上,准确表现歌曲《渴望春天》的风格与意蕴。 难点 尝试用声音、速度、力度的变化表现赞美春天、渴望春天的心情。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教师出示图片,让学生来用语言描绘你对春天的感受。 根据你的细心观察和生活经验,你能用语言描述你心中的春天吗?请谈一谈你对春天的感受。 激发兴趣,引出课题。 讲授新课《渴望春天》 作品欣赏:教师播放歌曲视频并讲解———作品写于1791年,以少年儿童纯真稚气、活泼生动的语言,表达了孩子们渴望满目绿色、鲜花盛开、小鸟歌唱的春天到来时的心情。作者介绍:莫扎特(1756-1791)奥地利作曲家,维也纳古典乐派代表人物之一。他3岁起显露音乐才能,被称为“神童”。莫扎特的主要作品有《费加罗的婚礼》、《魔笛》等数十部交响乐曲。歌曲背景: 这首歌曲作于1791年1月14日,这时的莫扎特已疾病缠身,贫病交加,可令人惊叹的是这首歌曲中没有丝毫伤感和绝望,整个旋律清新欢快,充满天真和童趣。复听歌曲:教师播放歌曲音频并讲解———歌曲的演唱形式:童声合唱 歌曲情绪:欢快、明亮、活泼、流畅 描绘的画面:春天到来、鲜花开放、小鸟歌唱。歌曲的节拍:6/8 拍———以八分音符为一拍,每小节六拍。强弱规律:强 弱 弱 次强 弱 弱指挥图示:旋律学唱:教师伴奏,按6/8的节拍特点,唱一唱歌曲的旋律。歌词学唱:教师伴奏,指导学生唱一唱歌词并讲解———由两个乐段构成的乐曲形式称“单二部曲式”,也叫“二段体”,用A+B图示表示。乐理知识:“单二部曲式”在歌曲创作中广泛应用。单二部曲式的第一个乐段在音乐上具有鲜明的初步陈述性质,材料简单,结构方整,情绪稳定,具有进一步展开的要求和发展的可能性。第二个乐段可以是再现性,也可以是对比性,分为有再现性的单二部曲式和没有再现性的单二部曲式两种。演唱歌曲:教师播放伴奏音频指导学生演唱歌曲并讲解———力度: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