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4719244

【新课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4 藏戏 优质教案

日期:2024-06-16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62次 大小:276810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新课标,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藏戏
  • cover
4* 藏戏 【核心素养目标】 文化自信:体会传统戏剧独特的艺术魅力和丰富的文化内涵,认同中华文化,提升文化自信。 语言运用:学习按说明事物的不同方面为序,以“总一分一总”的关系结构进行描写的方法。 思维能力:了解课文的表达顺序,明确详略安排的表达效果。 审美创造:体会传统戏剧独特的艺术魅力。 【课前解析】 关注藏戏文化:中国的民族戏曲历史悠久,种类繁多。藏戏,是藏族地区普遍流行、在祖国百花艺苑中一个独具特色的剧种。藏戏艺术有600多年的历史,比被誉为国粹的京剧还早400多年,被称为藏文化的“活化石”。 关注写作手法:课文按说明事物的不同方面为序,以“总一分一总”的关系结构文章。先用三个排比句概括介绍藏戏主要特点:“戴着面具演出”“演出时是没有舞台的”“一部戏可以演出三五天”。接下来详细写开山鼻祖唐东杰布开创藏戏的传奇故事,“许下宏愿,发誓架桥”“组成了西藏的第一个藏戏班子”“在雅鲁藏布江上留下了58座铁索桥,同时,成为藏戏的开山鼻祖”。紧接着介绍藏戏的重要特征———面具”的特点及作用。然后简略地说明其他特色:舞台简朴;剧情靠解说、说唱来描述;开场、正戏、结尾固定的程式;唱腔、动作丰富多彩;演出时间长等。最后用一句话总结全文,点明藏戏这一民族戏剧艺术靠师传身授传承和发展。随着作者脉络清楚、有点有面、有详有略的描述,绚丽多彩的藏戏以及它那不可抗拒的艺术魅力展现在读者面前。 选编这篇课文的目的,一是引领学生了解本文的表达方法及语言特点,学习作者生动形象地表达;二是通过了解藏戏的形成及其特色,体会传统戏剧独特的艺术魅力和丰富的文化内涵,了解藏族的文化。 【教学目标】 默读课文,能说出藏戏的主要特色,了解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介绍藏戏的。 【教学重难点】 了解藏戏的特色和形成过程,体会藏戏独具特色的艺术形式。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出示课件2.3) 1.教师出示图片:中国的戏曲历史悠久,安徽的黄梅戏明快抒情,苏州的昆曲文辞典雅,河南的豫剧铿锵大气。今天,我们一起走进西藏的传统剧种———藏戏。 (板书:藏戏) 2.了解藏戏(出示课件4) 藏戏 是一种藏族戏曲剧种,藏语中叫“阿吉拉姆”或“拉姆”,是“仙女姐妹”或“仙女”的意思。藏戏被誉为藏文化的“活化石”。藏戏传统剧目相传有“十三大本”,经常上演的有《文成公主》《诺桑法王》《朗萨雯蚌》《卓娃桑姆》《苏吉尼玛》等。 (设计意图:直观的图片,精当的语言介绍,激起学生了解藏戏的兴趣和主动学习课文的欲望)。 二、整体阅读,初步感知 1.阅读课前导语,明确自读要求。(出示课件5) 教师提出阅读要求: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感受藏戏的艺术魅力。 2.检查预习情况:(出示课件6) 僧人 脱缰 吞噬 王妃 敦厚 演绎 哄堂大笑 青面獠牙 随心所欲 优哉游哉 两面三刀 钹 (1)指名读词语,小组读词语 (2)指导重难点词读音,如“敦”“琼”“钹” (3)理解山南琼结:琼结,藏语意为“房屋悬起多层”。 3.根据“学习提示”,明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出示课件7) 任务一:教师提出要求:默读课文,画出描写藏戏特色的语句,并用自己的话进行概括。(出示课件8) 学生默读课文,并批注。 学生汇报。 预设:藏戏特色可归纳为三点———戴着面具演出、没有舞台、演出三五天不结束。 师立即质疑:课文为什么不用陈述句写藏戏的特点,而用反问句式呢?(出示课件9) 预设1:连续三个排比式的反问句,更加突出了藏戏的特点,其中还洋溢着民族自豪感。 预设2:运用反问句既可以总领全文,又能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引出下文。 任务二: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介绍藏戏的?尝试用小标题概括。(出示课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