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4751187

24《延安,我把你追寻》教案

日期:2024-05-21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74次 大小:107293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延安,我把你追寻,教案
  • cover
24* 延安,我把你追寻 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延、昔”等6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懂得诗歌表达的意思,了解延安和延安精神。 3.能借助资料,理解不懂的诗句。 教学重点 1.理解诗中的重点语句,了解诗中所说的具体事物的含义及延安精神的内涵。 2.读出诗的节奏和韵律美。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1.搜集整理诗歌的写作背景。 2.准备关于南泥湾的歌曲和延安的相关图片。 3.制作多媒体课件。 4.打印学生课堂学习活动卡。 学生准备:1.预习生字新词,读通诗歌。 2.搜集相关资料。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板块一 欣赏图片,谈话导入 1.课件出示延安的一组图片,揭示课题。 2.导入:延安不同于别的地方,在中国有着独特的地位。让我们跟随作者一同去追寻延安吧! 3.交流课前搜集的资料,并聆听教师简介,了解诗歌的写作背景。 4.过渡:我们追寻延安到底要追寻的是什么?让我们一起走进这首诗歌。 操作指导:教学时, 可用图片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阅读期待,并直接指向本课教学的核心目标。背景介绍可以用影像、图片直观地展示延安,让学生通过画面去了解延安,减少学生学习本课的年代感。 板块二 初读诗歌,合作识字 活动1 初读诗歌,感知内容 1.教师范读,学生注意听准字音,了解停顿。 2.学生自由朗读诗歌,读通句子,尝试想象画面。 3.教师以“诗人到底在追寻什么”引导学生初步感知诗歌内容。(课件出示) 活动2 再读诗歌,小组识字 1.教师课件出示自读要求,学生按要求小组内自学自检生字词。 (1)教师课件出示由会认字组成的词语,指名读,教师相机强调易错字音字形: ①“延”读yán,不读yàn。 ②“茅”下边是矛,不是予。 (2)小组内汇报识字方法: ①加一加识记:矛———茅、眉———媚 ②减一减识记:惜———昔、但———旦 ③换一换识记:廷———延、坑———炕 2.学生开火车读词语,巩固识字成果。 3.过渡:诗中多次提到“追寻”,作者是在追寻什么?让我们一起学习诗歌的第1节。 操作指导:这里重在让学生读准生字新词,对重点生字“炕”,教师要加以特殊强调,要鼓励学生运用已有的经验自主识字,扫清生字障碍,为朗读诗歌打下基础。教师要重视范读,范读可以帮助学生把握诗歌的朗读节奏,将学生带入情境。 板块三 品读诗歌,体会延安精神 活动1 自由朗读,体会交流 (一)学习第1节诗歌。 1.自由读第1节诗歌,边读边思考:你从这节诗歌中读懂了什么? 2.学生交流,教师相机指导。 (1)课件出示第1节诗歌。 (2)指导学生理解比喻句,感悟延安精神。 (3)指导仿写训练: 课件展示:像_____的鱼儿,在追寻_____;   像_____,在追寻_____。 3.指名朗读,全班齐读第1节诗歌。提示:要读出急迫感。 4.小结学法:抓住重点词语体会含义及表达的情感。 5.尝试背诵第1节诗歌。 (二)学习第2节诗歌。 1.自由读文,说说这节诗歌都写了哪些事物。 2.学生汇报,教师相机点拨。 (1)课件出示第2节诗歌。 (2)课件出示“南泥湾开荒”“杨家岭讲话”的老照片,简介时代故事。 3.思考:作者是单纯地要追寻“延河”“枣园”“南泥湾”“杨家岭”这四个地方吗?作者真正想要追寻的是什么呢?本节诗中的“你”指的是谁? 4.教师简单讲解诗歌中的“借代”的修辞方法。 (1)借代修辞是借相关事物来代替所要表达的事物。 (2)在这里作者借延河的水、枣园梨花的清香、南泥湾开荒的镢头、杨家岭讲话的会场来指代自力更生、奋发图强的延安精神。 5.小组齐读诗歌第2节。教师提示朗读时的节奏和语气。(关注排比句、押韵,朗读语气越来越强烈,语调越来越高昂。) 活动2 小组合作,完成活动卡 1.发放课前打印的学生课堂活动卡。 自学第3、4节诗歌,回答下列问题: (1)诗中哪些词语告诉我们现在已经进入现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