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4756859

中职安全教育读本课件6.第六单元 预防艾滋病和远离毒品 课件

日期:2024-06-16 科目: 类型:课件 查看:55次 大小:1992613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课件,中职,安全,教育,读本,第六
  • cover
(课件网) 安全教育读本 第六单元 预防艾滋病和远离毒品 目录 CONTENTS 第一节 艾滋病防护 第二节 远离毒品 目前,日趋严重的毒品问题已成为全球性的灾难。毒品的泛滥直接危害人民的身心健康,并给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带来巨大的威胁。而与毒品密切相关的是艾滋病,艾滋病是一种病死率极高的严重传染病,目前还没有治愈的药物和方法,但可以预防。艾滋病威胁着每一个人和每一个家庭,预防艾滋病是全社会的责任。远离毒品,预防艾滋病,这不仅仅是个口号,更是我们付诸行动的强大信念。 单元导读 第一节 艾滋病防护 衡阳某校在本校2014级新生共480名中职学生中开展艾滋病健康教育教学。结果:教育教学前、后480名学生对艾滋病知识总知晓率分别为64.26%和77.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教育教学前男、女大学生对艾滋病知识总知晓率分别为63.86%和64.6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教育教学前农村和城市学生对艾滋病知识总知晓率分别为63.68%和64.9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教育教学前、后对艾滋病传播途径知晓率较高均大于98%;教育教学前、后对艾滋病非传播途径总知晓率分别为50.56%和7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教育教学前、后对艾滋病专业知识知晓率分别为 58.21%和73.60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职生对艾滋病知识知晓率不高,通过教育教学后,达到了一定的教学效果。 你对艾滋病的知识了解多少?你知道艾滋病的发病原因及传播途径吗? 情 境 感 悟 一、艾滋病及其潜伏期 艾滋病是一种危害性极大的传染病,由感染艾滋病病毒(HIV病毒)引起。HIV是一种能攻击人体免疫系统的病毒。它把人体免疫系统中最重要的T淋巴细胞作为主要攻击目标,大量破坏该细胞,使人体丧失免疫功能。因此,人体易于感染各种疾病,并可发生恶性肿瘤,病死率较高。 当人的身体感染艾滋病后需经过0.5~20年,平均7~10年的时间才能发展为艾滋病人,这段时间称为潜伏期。处于潜伏期的艾滋病感染者的血液、精液、阴道分泌物、乳汁、脏器中含有艾滋病毒,具有传染性。 从感染艾滋病病毒时起到发病(即出现艾滋病早期临床症状)为止的时间称为潜伏期。由于该病的特殊原因,往往很难准确认定何时感染了艾滋病病毒,所以潜伏期也很难准确计算。 大部分病人在艾滋病感染初期,没有任何症状。但有一部分病人在感染数天至三个月后,有如流行性感冒样或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样症状:发热、寒战、关节疼、肌肉痛、呕吐、腹泻、喉痛等。在急性期后,没有临床症状,为无症状的人,但体内有艾滋病毒,又称为艾滋病潜伏期。 知 识 探 究 二、艾滋病传染途径 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虽然外表和正常人一样,但他们的体液、皮肤黏膜破损或炎症溃疡的渗出液里都含有大量艾滋病病毒,具有很强的传染性;乳汁也含病毒,有传染性。唾液、泪水、汗液和尿液中也能发现病毒,但含病毒很少,传染性不大。 已经证实的艾滋病传染途径主要有三条,其核心是通过性传播和血液传播,一般的接触并不能传染艾滋病,所以艾滋病患者在生活当中不应受到歧视,如共同进餐、握手等都不会传染艾滋病。 (1)性接触传播,包括同性及异性之间的性接触。 (2)血液传播,包括以下几点。 ① 输入污染了HIV的血液或血液制品。 ② 静脉药瘾者共用受HIV污染的、未消毒的针头及注射器。 ③ 共用其他医疗器械或生活用具(如与感染者共用牙刷、剃刀)也可能经破损处传染,但罕见。 ④ 注射器和针头消毒不彻底或不消毒,特别是儿童预防注射未做到一人一针一管危险更大;口腔科器械、接生器械、外科手术器械、针刺治疗用针消毒不严密或不消毒;理发、美容(如文眉、穿耳)、文身等的刀具、针具、浴室的修脚刀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