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4768700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6.《两位数减一位数(不退位)、整十数》教案

日期:2024-06-18 科目:数学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10次 大小:180310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人教,数学,一年级,下册,两位数减一位数(不退位)、整十数,教案
  • cover
《两位数减一位数(不退位)、整十数》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在掌握算理的基础之上,熟练口算两位数减一位数(不退位)、整十数,并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 通过动手操作,观察思考,合作交流,理解并掌握“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直接相减”的算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推理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感受到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两位数减一位数(不退位)、整十数的口算方法。 难点:理解两位数减一位数(不退位)、整十数的算理。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PPT课件 课堂活动卡 计数器  学生准备 计数器 小棒 教学过程 板块一 复习准备,引出新课 1.师:请同学们看大屏幕。(出示课件) 口算下面各题。 73+2=     95+3=      67+4=      88+5= 76+20=  59+10=   48+30=   34+10= 2.设疑:观察这些算式,它们有什么特点? 生:都是两位数加一位数或两位数加整十数。 3.观察:同学们说得都很棒,我们接下来迎接新的挑战。请同学们看大屏幕,观察这些算式,说一说它们有什么特点。(出示课件) 73-2=     95-3=      67-4=      88-5= 76-20=  59-10= 48-30=     34-10= 生:都是两位数减一位数(不退位)或两位数减整十数。 过渡: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两位数减一位数(不退位)、整十数的口算方法。 [板书:两位数减一位数(不退位)、整十数] 操作指导:通过复习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既巩固了前面学习的重点内容,又自然地通过“改加换减”引入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在形式和算理上做了巧妙的铺垫,为知识的迁移做好了准备。 板块二 学习新知,体会算法 活动1 情境导入,提出问题 导入:同学们,老师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一(1)班的“小小图书角”正式成立了,同学们借书的积极性非常高,我们也去看一看吧。 (课件出示教材69页例1情境图) 师:从图中你们了解到哪些数学信息? 预设 生1:有35本故事书,借出了2本。 生2:有35本科普书,借出了20本。 师:你能根据这些数学信息提出哪些问题? 预设 生1:还剩多少本故事书? 生2:还剩多少本科普书? 过渡:要想解决这些问题,应该用什么方法计算?怎样列式?我们继续研究这些问题。 活动2 小组合作,探究新知 1.两位数减一位数(不退位)的口算方法。 (1)合作学习要求:我们先来解决“还剩多少本故事书”的问题。根据题意列式为35-2,35-2等于多少?应该怎样口算呢?用小棒摆一摆,从35根小棒里去掉2根小棒,还剩多少根?小组同学合作讨论。 (2)讨论后完成汇报。 师:谁能在计数器上拨一拨? 生:先在计数器的十位上拨3颗珠子,再在个位上拨5颗珠子,表示35。因为需要减2,所以在计数器的个位上拨走2颗珠子,此时计数器的十位上剩3颗珠子,个位上也剩3颗珠子,表示33,即35-2=33。 师:为什么在计数器的个位上拨走2颗珠子呢?先想一想,再说一说。 生:因为算式是35-2,减去的是2个一,所以应该在计数器的个位上拨走2颗珠子。 师:这个过程大家都明白了,谁能用“先算……再算……”简单地说一说? 生:先算5减2得3,再算30加3得33。 小结:35减2应该先算5减2,也就是个位上的数和个位上的数相减,再用30加3得33。 巩固:同学们,请看大屏幕上的四道题,和同桌说一说计算过程吧!(出示课件) 57-4=      96-1=      25-3=      49-7= (生讨论交流) 2.两位数减整十数的口算方法。 继续探究35-20的结果。 自学过程: (1)摆:从35根小棒里去掉20根小棒,还剩多少根? (2)想:为什么从3捆小棒里去掉2捆小棒? 师:说一说是怎样计算的。 预设 生1:要减的是整十数,可以从整捆的小棒里去掉2捆,也就是20根,还剩1捆零5根小棒,也就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