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4768722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第三课时《解决问题(二)》教案

日期:2024-06-18 科目:数学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55次 大小:357377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人教,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
  • cover
《解决问题(二)》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了解“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或少几)”的问题的结构特征、数量关系和解决策略。 过程与方法 通过摆一摆、画一画、说一说等活动,理解“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或少几)”的问题的数量关系,培养动手操作和分析推理的能力,体会一一对应和转化思想在数学学习中的应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实际活动中,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 重点难点 重点:解决“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或少几)”的问题。 难点:掌握解决比多(或比少)的数学问题的方法,理解“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或少几)”的数量关系,体会一一对应和转化思想在数学学习中的应用。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PPT课件 主题图 实物图片 学生准备 圆形纸片 三角形纸片 小棒 教学过程 板块一 游戏导入,引出新课 导入:第一行摆5个圆形纸片,第二行摆和第一行同样多的三角形纸片。边摆边想:怎样摆才能让大家一眼看出圆形纸片和三角形纸片同样多呢? (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 设疑:我一眼就看出这位同学摆的圆形纸片和三角形纸片同样多,不用数就看出来了,谁能说说他是怎样摆的? 生:他是一一对应着摆的。 追问:请大家按照这位同学的摆法再摆一摆,摆出的三角形纸片要比圆形纸片多4个。 (学生操作后汇报自己是怎样摆的) 过渡: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来摆,能很清楚地发现谁多谁少。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解决“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或少几)”的问题。 操作指导:通过游戏摆一摆、说一说,让学生直观地感知数量的多少,体会一一对应方法的重要性,激活学生已有的认知经验,渗透一一对应的数学思想,复习旧知,为学习新知做准备,突出新旧知识间的联系。 板块二 探究新知,构建模型 活动1 收集信息,提出问题 1.课件出示:教材21页例6情境图。 2.提出问题:从情境图中你收集到了哪些数学信息? (学生仔细观察,从图中找出数学信息并提出问题) 预设 生1:同学们在玩套圈游戏。 生2:已知小雪套中了7个,小华套中了12个。 生3:求小华比小雪多套中几个。 活动2 小组合作,解决问题 1.课件出示小组活动要求: (1)摆一摆:用圆形纸片将小雪、小华套中的个数分别摆一摆。 (2)分一分:将小华的圆形纸片分成两部分,一部分和小雪的圆形纸片同样多。 (3)圈一圈:圈出小华比小雪多的部分。 (4)说一说:各部分分别表示什么? 2.组内列式计算,解决问题,交流讨论。 3.汇报交流: 预设 生1:12-7=5(个)。 生2:算式中的“12”表示小华套中的个数,“7”表示小雪套中的个数,“5”表示小华比小雪多套中的个数。 生3:把小华套中的12个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和小雪同样多的7个,另一部分是比小雪多的5个,因此求小华比小雪多套中几个,用减法计算。 思考:如果没有小雪套中的7个,能确定小华套中的个数被分成了哪两部分吗?和同桌说一说你的检验方法。(学生讨论交流) 想一想:小雪比小华少套中几个? 追问:你们能用刚才的方法解决这个问题吗?你们发现了什么? 生:求小雪比小华少套中几个,就是求小华比小雪多套中几个。 4.小结:在解决“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或少几)”的问题时,首先要了解题目中有哪些信息及要解决的问题;其次要用画图策略分析数量关系并确定解题方法;最后检验解题结果。“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少几”可以转化为“求另一个数比一个数多几”的问题来解决,都用减法计算。 操作指导:给学生充分的自主空间,让学生在交流、讨论和动手操作的过程中明确解题方法,提出多种解题策略,发展学生的发散思维,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组织学生进行回顾和反思,让学生感受画图策略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时的重要作用,同时在合作交流中培养学生验证与反思的能力。 板块三 巩固练习,熟练应用 1.完成教材2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