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4831028

人教版山西专版语文八年级下册5.19登勃朗峰同步练习(含解析)

日期:2024-06-18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44次 大小:862472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人教,山西,专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 cover
第五单元 19* 登勃朗峰 读·书 1.下面书法作品的内容含义丰富,说明一个人只要肯攀登,就能达到“登泰山而小天下”的境界。请将作品中的五个大字用简体楷书整齐、规范地书写在田字格内。 读·思 2.【新情境】班级开展了名为“学生旅游利弊谈”的辩论赛活动,正方的观点是“学生旅游利大于弊”,反方的观点是“学生旅游弊大于利”,你支持哪方观点 请阐述你的理由。(60字左右) 答:                                                                                                               读·写 3.(2020山西太谷期末改编,15—16)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14分) 沿着怒江 马 温   怒江边上,几排木屋或者几顶帐篷就是一个村子了。木屋冒着炊烟,帐篷外拴着一匹马,炊烟无声,马也无声,这就是村子的晨曲。静,静得像四周的大山。那天清早,我们开车路过日诺村,村边这户人家的一天已经开始。男人抱着马鞍走向那匹白马,女人弯腰挤着牛奶,两个小孩正在追跑着,这样的早晨怎么会是宁静的呢 可是我们真的什么声音都没有听到。宁静并不是真的无声,是那些声音单纯朴素,纯朴的声音接近自然,传到耳中才会有“鸟鸣山更幽”的错觉。 其实,这一带最伟大的自然之声应当是怒江的咆哮,可是日诺人听不到。日诺虽是怒江边上的村寨,离着怒江却还有点距离。怒江在哪儿 怒江陷在深深的谷底,而日诺建在山上。涛声向上传,传着传着就细了,碎了,哑了。日诺人靠什么证明他们是怒江儿女呢 就是村里村外飘浮着的山雾,它们来自怒江,它们是怒江的水汽,陪着日诺人度过每个黄昏和早晨。 记不清到底是在哪儿遇到了怒江,“遥远”是我的第一眼印象。瘦瘦的一条河,躺在深不可测的峡谷中。用“躺”来形容,是因为感觉不到它在流动,当然,更感觉不到它的宽阔与野性。这样的怒江简直就是可以忽略的存在。 忽略怒江 怎么可能呢!它是怒汉,它是野人,它是崇山峻岭中巨大的发声体。所有的河流,起初都远离视线;所有的河流,起初都默不作声;所有的河流,起初都被忽略。这也是怒江的遭遇。好多河流都被这种遭遇击倒,而怒江继续向前,越来越汹涌,越来越蛮横,喊叫声震谷撼山。它怒不可遏,怒气冲天,一怒而不可收拾。它开始逼近视线,逼近村庄,逼近一切动物和人类行走的大道小径。怒江就是这么牛,不管这儿的山多么崇高,峡多么幽峭,峰顶是多少年的积雪,峭壁有多少丈的飞瀑,凡是这条河的水汽笼覆之处,都叫怒江流域。 怒江来了,村庄躲向高处,怒江继续逼近,村庄只好背起娃儿牵着马,躲进更深更远的大山过日子。我们在怒江边的公路上开车,突然间,一队两三个人的马帮就从公路边的山坡上冲下来。他们沿着一条隐秘的小路,从大山背面走来。那条路在我眼前一晃就消失了,它也许就是茶马古道,路的另一端,群山的哪个撇折处必有一个村落,马帮从山外捎来日用品,又将这里的山货带走。公路旅行的局限就是线性化,顺着公路跑,而富有意味的东西大多藏匿于公路两侧,并总是在你意想不到的时刻出现。我们踩了刹车让马帮先行,马匹驮着重物跌跌撞撞从山上冲下来,身子站稳后就不想挪步,赶马人拍着马肚子大声吆喝。 怒江上有许多铁索桥。铁索桥给游人提供了一个和怒江对视的机会。对视就是它望着你,你也望着它,死死地瞪着对方,谁也不闪躲,人格平等,勇气也平等。我向桥中央走去,我没有抬头挺胸,因为桥还是晃悠悠的。走到桥中央,我停下,扶着铁索向下看。满视野都是浑浊的江水、翻滚的漩涡,没有一根顺滑的曲线,更休说一根直线、一处平静。这是我和怒江的第一次“亲密”接触。没有平等感,就是觉得一个狂暴的男人要扑过来将我吞没。在我探头向下看的那个片刻,怒江就是整个世界,这个世界的全部声音就是怒江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