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4831029

人教版山西专版语文八年级下册3.12《诗经》二首同步练习(含解析)

日期:2024-06-18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92次 大小:1923961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人教,解析,练习,同步,二首,诗经
  • cover
12 《诗经》二首 读·书 1.下面是出自《诗经》的几句话,请将前两句用楷书工整、规范地书写在田字格内。 2.默写。 (1)《关雎》里以水鸟和鸣起兴,引出对美丽贤淑的好姑娘的爱慕之情的句子是:         ,        。       ,         。 (2)《关雎》中的诗句“        ,      ———把主人公绵绵不尽的思念之情和彻夜难眠的情景都表现了出来。 (3)《蒹葭》中描写男主人公追寻之路艰险、漫长的诗句是:       ,       。 (4)歌曲《在水一方》中有这样的句子:“绿草苍苍,白雾茫茫,有位佳人,在水一方。”它对应的《蒹葭》中的诗句是:       ,        。       ,       。 3.下列对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 A.左右流之(求取) 寤寐求之(醒时) B.左右芼之(挑选) 君子好逑(追求) C.道阻且跻[(路)高而陡] 在水之涘(水边) D.道阻且右(向右迂曲) 溯洄从之(逆流) 读·思 4.(2022广西百色期中改编,15—16)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的问题。(6分) 关 雎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1)()请给加点字注音。(2分) ①君子好逑  ②辗转反侧  ()这首诗主要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 请举例分析其表达效果。 (4分) 答:                                                                                                                                              5.(2021山西翼城期末节选,7—9、11)阅读下面古诗文,完成后面小题。(10分) [甲] 蒹 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乙] 小石潭记(节选) 柳宗元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1)()多音字的读音由其所在的语境决定,请给下列句中的加点字标注读音。(2分) ①道阻且长  ②斗折蛇行  (2)()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  ) A.道阻且长        不足为外人道也 B.下见小潭      日光下澈 C.心乐之      在水之湄 D.以其境过清      能以径寸之木 (3)()补全下列语句的翻译。(2分) ①近岸,卷石底以出。 翻译:靠近岸的地方,                  。 ②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翻译:              ,不知道溪水的源头在哪里。 (4)()[甲]诗和[乙]文中,画线句的景物描写各有什么作用 请简要分析。(4分) 答:                                                                                                             读·写 6.【微写作】请阅读《桃夭》,从下列图片中选出一幅最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