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4920416

10 阿长与《山海经》 课件(共26张PPT)

日期:2024-06-03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84次 大小:37039657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阿长,山海经,课件,26张,PPT
  • cover
(课件网) 阿长 与 山海经 の 鲁迅 总结探究 壹 整体感知 贰 新课导入 叁 目录 第一章 新课导入 整体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理解阿长的形象,理解详略安排材料的妙处。 分析关键语句,掌握欲扬先抑、大词小用的写作手法。 理解回忆性散文中,作者将写作时的回忆与童年的感受彼此交错转换的特点。 教学目标 解析标题 在本篇课文的题目中已经明确了本文的中心人物和中心事件。“阿长”是俗人俗称,却与典雅的先秦典籍《山海经》相连,一俗一雅的矛盾组合,产生了奇妙的幽默意味,引发了读者的好奇心,激发阅读兴趣。 在七年级上学期时,我们读过鲁迅先生的回忆性散文集《朝花夕拾》,还学习了期中的一篇回忆性散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今天我就将再学习其中的一篇文章———《阿长与<山海经>》。 回忆旧知 新课导入 《山海经》,成书于战国时期至汉代初期,与《易经》《黄帝内经》并称为上古三大奇书 。 《山海经》包含着关于上古地理、历史、神话、天文、动物、植物、医学、宗教以及人类学、民族学、海洋学和科技史等方面的诸多内容,是一部上古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 。 《山海经》展示的是远古的文化,记录的是大荒时期的生活状况与人们的思想活动,勾勒出了上古时期的文明与文化状态,为后世提供了许多有用的信息 。 汉至唐 在该时期,《山海经》的内容被认为是真实的,里面记载的山川河流甚至异物都是可信的。 明至清 在该时期,《山海经》逐渐被看作是虚构的作品,由于人的认知不断提高以及明清小说盛行的影响,《山海经》的可信度逐步降低,被归入小说之流。 清末至今 在该时期,《山海经》根据研究者的研究方向和理论有着不同的定位;由于随着西方人类学、民俗学等学科的传入,所以许多学者在研究《山海经》的时候将其视为各种学科的综合体,运用不同学科的理论,分析归纳出各种成果 知识链接———山海经 .长妈妈是鲁迅儿时的保姆,是鲁迅最早接触到的一位农村劳动妇女,和鲁迅一起生活到他上学以后,陪伴鲁迅度过了漫长的幼年时期。对鲁迅幼小的心灵成长造成影响最大的,除了他的家族长辈和兄弟外,就要数长妈妈了。这位粗犷、热情、纯朴、善良而值得怜悯的劳动妇女,尽管“满肚子是麻烦的礼节”,却能够做“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鲁迅因此一直怀念着她。在《狗·猫·鼠》《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等文章里,鲁迅多次提到这位已故的保姆讲的“美女蛇”“长毛”“花绿头”等故事。鲁迅晚年特意写了本文来追怀她。 主要人物介绍 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浙江省绍兴市人,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著作有杂文、小说、散文、诗歌等,收录在《鲁迅全集》里。本文选自散文集《朝花夕拾》。 作者简介 第二章 整体感知 (1)根据情节的梳理,理清文章结构层次。 第一部分(1-2)介绍阿长的身份和称呼。 第二部分(3-18)叙写阿长的日常事件:①(3-5)阿长的行为习惯②(6-12)阿长讲究繁琐的理解规矩③(13-18)阿长讲述长毛的故事和谋害“我“的隐鼠。 第三部分(19-31)详写阿长给“我”买《山海经》的经过,抒发我对她的感激、怀念之情。 泛读课文,划分段落 (2)快速阅读,整体感知 1)快速默读课文,用自己的话概括本文都围绕阿长写了哪些事情呢?哪些是详写,哪些是略写呢? ①介绍阿长的身份(略) ②介绍阿长的称呼(详) ③阿长喜欢切切察察(略) ④阿长对“我”过分看官(略) ⑤阿长睡觉会摆成个“大”字(详) ⑥阿长元旦让“我”说吉利话,并给“我”吃福橘(详) ⑦阿长给“我”灌输各种礼仪禁忌(略) ⑧阿长给“我”将长毛的故事(详) ⑨阿长谋害“我”的隐鼠(略) ⑩阿长给“我”买《山海经》(详) 3)作者写作散文的目的事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