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4928996

第三单元课文古代诗词诵读《虞美人》课件(共23张PPT) 2022-2023学年中职语文高教版拓展模块

日期:2025-05-24 科目:语文 类型:课件 查看:60次 大小:1794974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第三,23张,拓展,高教,语文,中职
  • cover
(课件网) 虞美人 李煜 看到《虞美人》这三个字, 你首先想到的是什么? 在四面楚歌中,项羽拔剑自刎,虞姬亦拔剑自刎。后来虞姬血染之地,长出一种鲜红的花,便把这种花叫做“虞美人”后人钦佩美人虞姬节烈可佳,创作词曲时,便常以“虞美人”三字作为曲名,以诉衷肠。“虞美人因此逐渐演化为词牌名。 后因李煜填此词的名句,又名《一江春水》,此外又名《玉壶冰》、《巫山十二峰》等。双调,五十六字,上下片各四句。 虞美人 知人论世 李煜(937—978),字重光,初名从嘉,自号钟隐、莲峰居士,徐州人。南唐中主李璟第六子。在位十五年,史称南唐后主。 李煜性格软弱,迫于形势,对宋称臣纳贡,苟且求安,并借佛教安慰精神。宋太祖开宝八年(975),宋军长驱直入,围攻金陵,李煜被迫肉袒出降,随即送解到汴京,受封右千牛卫上将军、违命侯。 李煜在汴京,过着“日夕以泪洗面”的软禁生活。两年后,他41岁生日时(七夕之夜)作《虞美人》词,并令歌伎演唱,此曲触怒了宋太宗,不久,李煜饮所赐牵机药酒被毒死,该词便成了后主的绝笔之作。 绝代词人 薄命君王 李煜聪颖过人,博通众艺,书法自创三种书法体。画作不俗,别为一格。又通晓音律。兼以富于藏书,精于鉴赏。诗文俱佳,词则尤负盛名。   其词大体以南唐灭亡为界,分为前后两期,前期词以描写宫廷逸乐生活为主,风情绮丽,清靡婉转。后期词则多追忆往事,伤怀故国,风格沉郁苍凉。语言自然精练,境界开阔,词风疏朗,与晚唐以来的香艳词风颇见异趣。扩大了词的题材范围,丰富了词的艺术手段,在词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走进李煜 作个才子真绝代,可怜薄命作君王 虞美人 李 煜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提示:入情入境的读,一定要把握整体的感情和局部的重音。 朗读此诗,要读出幽怨、悲伤、无奈、悔恨的味道。 一年的时光什么时候才了结 过去的事依然记的清清楚楚!昨晚,东风又吹进小楼,在月明中对已亡的本国不忍回首去想念。 精雕细刻的栏杆、玉石砌成的台阶应该还在,只是宫女的年龄已经变老。问我能有多少愁 正像如满江的春水,永远不断地向东流,向东流…… 诗歌大意 品———意境美 愁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你认为全词的词眼是什么? 作者的愁思是运用了哪些意象表现出来的?创设了哪几幅生动形象的画面? 春花秋月、小楼、东风、故国、明月、雕栏玉砌、一江春水。 作者运用这么多意象,创设了生动形象的一幅幅画境:春花秋月图 ———小楼东风图———故国月明图。 品 味 意 象 1、“春花秋月”本是美好事物,作者为什么希望它结束呢? 2、“往事知多少”中的“往事”具体指什么? 3、“小楼昨夜又东风”中的“又”有什么深刻含义? 4、 “朱颜”的含义是什么 改变的仅仅是“朱颜”吗? 思考探究 1、何时了的“了”是了结的意思,那“春花秋月”是美好的事物,词人为何希望它早点结束? 李煜降宋后被封为违命侯,虽名为王侯,实为亡国奴、阶下囚。在对人生已经绝望之时,曾经拥有的春花秋月对他来说,不过是一种“过去的美好已永远失去”的感情折磨,不能不让他悲痛。 2、“往事知多少”中的“往事”所具体指什么?即作者怀念的是什么? 不仅指以前的富贵生活———锦衣玉食、后宫佳丽、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尊荣等,更是对欢乐、自由的向往,对尊严的期盼,对生存安全感的需要。 3、“小楼昨夜又东风”中,“又”字表现了什么意味? “又”点明他囚宋后又过了一年。季节的变化引起他无限的感慨,感慨人的生命随着花谢月残而长逝不返,感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