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4939532

江苏省徐州市邳州市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日期:2024-06-03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61次 大小:76638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州市,江苏省,学期,试题,语文,考试
  • cover
2022-202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抽测 九年级语文试题 (友情提醒:本卷共6页,满分为14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答案全部涂、写在 答题卡上,写在本卷上无效) 一积累与运用(22分) 1.古诗文默写。(10分,前三空每空2分,后四空每空1分) (1)欲把西湖比西子, ▲ 。(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 (2) ▲ ,万古惟留楚客悲。(刘长卿《长沙过贾谊宅》) (3)戍鼓断人行, ▲ 。(杜甫《月夜忆舍弟》) (4)《小石潭记》中表现地理环境使作者内心忧伤凄凉的句子是:“ ▲ , ▲ 。” (5)你要参加学校组织的“热爱祖国”主题演讲比赛,你准备在演讲中引用一句连续的诗 文“ ▲ , ▲ ’ ”来抒发自己的情感。 2.根据语境作答。(9分) 为了在学校组织的“朗读者”活动上分享朗诵,小语准备了下面的一段文字。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句出自《周易》的zhēn( )言理至易明,让我们受益匪浅。 ▲ , ▲ , ▲ 。首当其冲的是刚健有为,积极进取,孔子“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便是这种精神的写照。在学习和生活中,我们只有自强不息,不懈努力,才能取得成功。其次,不断提高创新思维能力.树立创新意识.亦是自强不息精神的应有之叉。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一系列革新创造,都是自强不息精神在实践中的生动体现。作为新时代的青年人,我们决不能墨守成规,要以非凡的胆识,自强不息,不断创新。最后,自强不息的精神也是与至公无私、公而忘私的思想联系在一起的。《周易集注》云:“自强不息,犹云至公无私。”纵观中国历史,无数仁人志士为了维护国家和民族, 前Pū( )后继,同样诠释着他们对自强不息的理解。 (1)有两个汉字小语不会写,用拼音代替的,你帮他把汉字写出来。)(2分) zhēn( )言 前Pū( )后继 (2)小语的这段文字中有个成语运用错了,你能判断出来吗 (2分) A.理至易明 B.受益匪浅C.首当其冲 D.墨守成规 (3)小语同学的这段文字中的画线句是一个病句,你帮他修改。一(2分) . (4)文中横线处的语句,排列顺序恰当的一项是(3分) ①自强不息的精神表现多种多样。②它告诉我们君子处世应该遵循天道。刚毅坚韧,持之以恒,努力奋进。③这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也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源泉之一。 A.①②③ 8.②③① C.③①② D.③②① 3.下列文学和文化常识表述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中华诗文浩如烟海,逐渐形成了一些表义相对固定的词语,如“汗青”指史册,“青鸟”指信使,“征蓬”指出兵征伐,“阳”指山南水北。 B.《苏州园林》作者叶圣陶,原名叶绍钧,作家、编辑家、教育家,有“优秀的语言艺术家”之称。代表作有长篇小说《倪焕之》、童话集《稻草人》《古代英雄的石像》等。 C.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颂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作者刘 禹锡, 字梦得,唐代文学家,有“诗豪”之称,与柳宗元并称“刘柳”,与韦应物、自居易合称“三杰”,有《陋室铭》《竹枝词》《乌衣巷》等名篇。 D.法国作家法布尔所著的《昆虫记》,将昆虫鲜为人知的生活习性生动地描写出来,如 螳螂善于利用“心理战术”制服敌人。 二阅读(55分) (一)阅读文言文选段,完成4~7题。(14分) 徐君讳谦尊,字玄初,昊县附学生Ⅲ。君天资英敏,读书观大略,幕古侠烈之士,好施与。明末赋役重,首事者。往往破家,君条利弊上巡抚张公,公览而击节日:“此真读书人。”于是广义田以资通区,置役田给诸甲o,至今犹食其利焉。崇祯末旱蝗相仍民瑾固于道路。君岁减廪食以资乡里.又劝助有力之家.全活甚众。妻兄弟有老而独者养之二十年,没葬而岁祀之。君友黄某父子死非所,遗二寡妇一女,君悉心护之,以其女字@君从子,故黄氏终身不知有孤寡之苦。黄之姻某喜豪举,忽罹大祸,君营救之为破家。其教子以亲贤友善为第一务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