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4947809

青岛版(六三制2017秋) 六年级下册4.15.摩擦生热 教案(表格式)

日期:2025-05-25 科目:科学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49次 大小:1667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青岛,三制,2017,六年级,下册,4.15.
  • cover
课 题 15.摩擦生热 课 时 1 课 型 新 授 主备人 XX老师 时 间 学习内容分析 1.两个物体之间相互摩擦会有什么现象? 教科书呈现了4 幅场景图,第一幅是一名学生正在搓手,第二幅是一名 学生用砂纸打磨金属片,第三幅图片是划火柴,第四幅图片是用铁钻钻木头。其目的是引导 学生亲自体验摩擦可以产生热量,认识到机械能可以转换成热能。 2.找一找生活中机械能转换成热能的现象。 教科书呈现3幅生活中的情景图,第一幅是一名小朋友在玩滑梯, 第二幅是工人师傅用切割机切割金属,第三幅展示的是飞机降落,轮胎与地面摩擦。其目的是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机械能转换成热能的现象。 3.机械能还能转换成哪些形式的能量? 教科书呈现 了3名学生讨论的场景图,目的是引导学生认识以转换成热能外,还能转换成声能、电能、光能等,从而扩大学生的认知视野。 教学目标 1.知道摩擦生热的实质是机械能转换为热能;描述机械能转换成热能和其他形式能量 的现象。 2.能基于所学的知识,提出机械能转换为热能的猜想;能设计简单实验证明机械能转 换为热能;调查和说明机械能和其他形式的能量的相互转换现象。 3.对机械能转换为热能及其他形式的能量相互转换表现出探究的兴趣;在进行多人合作时,愿意沟通交流,综合考虑小组各成员的意见,形成集体的观点。 4.了解人类的社会需求是推动科学技术发展的动力,能量转换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影响 着社会发展。 教学重点与难点 1.能基于所学的知识,提出机械能转换为热能的猜想;能设计简单实验证明机械能转 换为热能;调查和说明机械能和其他形式的能量的相互转换现象。 2.对机械能转换为热能及其他形式的能量相互转换表现出探究的兴趣; 教学准备 小黑板 火柴 砂纸、铁片、火柴、木板、手钻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要给大家讲…个神话传说故事(钻木取火)。大家知道是什么方法吗? 生:钻木取火。 师:是的,是燧人氏钻木取火。为什么“钻木”就能“取火”呢?你能说说这里面的科学道理吗? 生:因为摩擦而产生热量。(教师板书课题:摩擦生热。) 二、实验探究 师:同学们都说是摩擦才导致木头燃烧起来的。那么,两个物体相互摩擦会产生什么 现象?谁来说一说? 生:可能会产生热量,会燃烧。 师:同学们思考得都很认真,回答得也很好。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通过做实验来探 究一下。你们想怎么做呢? 生:我用两只手互相搓一搓。 生:我用手钻钻木头。 生:我用火柴点火。 生:我用砂纸不断地摩擦铁棒。 师:同学们都想好了自己的做法,老师也给大家准备了很多实验材料,我们先来看一看有什么。 生:砂纸、铁片、火柴、木板、手钻。 师:接下来,请大家以小组为单位设计实验,先讨论实验方案并分好工,再进行实验 探究。实验时,我们应注意什么? 生:小组内要合作,分工明确。 生:注意火柴和手钻的安全使用。 生:注意观察实验现象,做好记录。 (教师出示课件,展示温馨提示。) 师:接下来,请同学们小组合作进行实验探究,不懂的地方及时与老师沟通。 (小组合作探究,教师指导。) 师:通过刚才的实验,你们有什么发现?把你们的发现与大家分享一下。 生:双手互搓后,把手放在脸上感觉手变热了。用手钻钻木头,过一会儿用手摸钻头, 感到钻头变热了。 生:用砂纸摩擦铁片,用手摸铁片,铁片变热。 生:通过划火柴,火柴点燃。 生:用手钻钻木头,木头和手钻都很热,时间长了木头会冒烟。由此我们得出结论, 摩擦会产生热。 师:是呀,通过动手实验,我们知道摩擦确实能产生热,那么这个热是从哪里来的? 你们能试着用能量转换的观点来解释吗?要用能量换的观点解释,必须找出消耗掉的能 量和产生的能量。 生:它们都消耗掉了机械能得到了热能,因此,是机械能转换成热能。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