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4950821

10.绿 第二课时 课件(共14张PPT)

日期:2024-06-16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课件 查看:78次 大小:9996424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7
第二,课时,课件,14张,PPT
  • cover
(课件网) 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课件 10 绿 第2课时 思考:文中的“绿”是一种颜色吗?你怎样分类? ①我们读读诗,想象诗中描绘的画面,感受到了一片绿意,这个绿色的世界让大家看到了“美丽”,看到了“大自然”。 ②让大家感受到了“舒适”和“快乐”。 ③让你们领略了生机、希望、力量。 每个人读《绿》都有自己不同的感受。 艾青笔下的“绿”给我们留下了很多想象的空间,宗璞笔下的“绿”又带给我们怎样的感受?结合“阅读链接”说一说。 拓展阅读,赏绿之美 雨中去访灵隐,一下车,只觉得绿意扑眼而来。道旁古木参天,苍翠欲滴,似乎飘着的雨丝也都是绿的。飞来峰上层层叠叠的树木,有的绿得发黑,深极了,浓极了;有的绿得发蓝,浅极了,亮极了。峰下蜿蜒的小径,布满青苔,直绿到了石头缝里。 ———选自宗璞的《西湖漫笔》 相似之处:都写到了绿色的丰富、范围广,都带给人美好的感受。 思考:同样是写“绿”,两位作家的文字有什么异同呢? 不同之处:西湖漫笔》是一篇散文,语言很美,带给人美好的感受。《绿》是诗歌,语言有节奏感,表达也很独特,会给人带来更多的想象。 思考:同样是写“绿”,两位作家的文字有什么异同呢? 不同之处:《西湖漫笔》写的是在西湖看到的实实在在的景致,写得很细腻;《绿》写的可能是作者想象世界里的绿,也可能是作者的一种独特的感觉,语言表达也更富于特色。 再次背诵、理解诗意 分组合作,背诵《绿》。 1.读诗人艾青的《绿》,让我们爱上自然、爱上希望,你还可以搜集更多写景的现代诗,邂逅一份独特的风景、一份独特的情感。 风景欣赏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课后习题 点拨: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要注意以下几点: (1)注意朗读的语调,读好字音的高低变化,只有读得抑扬顿挫,才能体会诗歌的意境。 (2)注意朗读的速度,诗歌是介于读和唱之间的形式,不能太急促。 (3)注意朗读的停顿。 (4)要展开想象,获得情感体验,表现诗歌的思想感情。理解诗歌的意思,多读几遍,自然就能背诵了。 点拨:丰富的想象是诗歌的魅力所在。认真朗读这首诗,边读边想象画面,然后结合最后一节中的比喻句谈谈自己的感受。 这首诗表现的“绿”,是大自然的景象,更是诗人的感觉。说说“所有的绿就整齐得按照节拍飘动在一起”带给你怎样的感受。 参考答案:这句话带给我的感受是一阵风吹过,杨树、柳树的叶子,小草,麦苗,雨丝,它们像接收到舞蹈教练的指令一样,整齐地一起飘动,碧绿的河水也顺着风的方向泛起涟漪,给人以生机和活力。 艾青笔下的“绿”给我们留下了很多想象的空间,宗璞笔下的“绿”又带给你怎样的感受?结合“阅读链接”说一说。 雨中去访灵隐,一下车,只觉得绿意扑眼而来。道旁古木参天,苍翠欲滴,似乎飘着的雨丝也都是绿的。飞来峰上层层叠叠的树木,有的绿得发黑,深极了,浓极了;有的绿得发蓝,浅极了,亮极了。峰下蜿蜒的小径,布满青苔,直绿到了石头缝里。 ———选自宗璞的《西湖漫笔》 点拨:艾青的《绿》和宗璞的《西湖漫笔》选段都是描写绿的,艾青的《绿》要发挥想象才能感受到意境之美,而宗璞的《西湖漫笔》通过朗读,从语言文字的描写中就能感受到它的美。 参考答案:艾青笔下的“绿”给我们留下了许多想象的空间,读了他的作品,让我们想象到了绿色的世界、绿色的草地、绿色的河水、绿色的希望……宗璞笔下的“绿”运用直接的写实手法,描绘了西湖丰富多姿的“绿”:道旁古木苍翠欲滴,飞来峰尚绿树层叠,有的绿得发黑,有的绿得发蓝;蜿蜒的小径布满青苔,绿色直渗透到石头缝里……将人们带进一个铺天盖地的绿色世界中。 这首诗以虚写实,诗人将自己的感觉与景象的描绘融为一体,虽然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