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4965027

青岛版(六三制2017秋)科学六年级下册 实验操作

日期:2025-04-29 科目:科学 类型:小学素材 查看:63次 大小:21401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青岛,三制,2017,科学,六年级,下册
  • cover
新青岛版科学六年级下册 实验操作 目 录 序号 实验名称 课本页码 类别 备注 1 近视眼的成因 P5 分组 2 模拟鼓膜振动实验 P7 分组 3 体验嗅觉和味觉的相互影响 P11 分组 4 不同部位的皮肤对刺激的敏感度 P13 分组 5 玻璃球击穿蒙杯口纸实验 P45 分组 6 摩擦生热小实验 P46 分组 7 瘪了的乒乓球恢复原样小实验 P49 分组 8 铁丝弯折能发热小实验 P49 分组 9 梳子梳头发产生静电小实验 P49 分组 10 灯泡把电能转化为光能和热能 P49 分组 11 制作简易的太阳系模型 P56 分组 12 自制“磁悬浮列车” P70 分组 序号 1 类别 分组 实验类型 探究实验 实验名称 近视眼的成因 实验目的 通过实验,使学生了解近视眼看物体模糊的原因 实验器材 蜡烛、火柴、2个凸透镜(一厚一薄)、光屏 实验步骤 1.把燃烧的蜡烛、(厚)凸透镜、光屏依次放好;2.调节蜡烛和凸透镜,在光屏上形成清晰的像;3.将蜡烛离凸透镜远一些,在光屏上能形成清晰的像吗?4.换(薄)凸透镜,又发现了什么? 实验现象 1.将(厚)凸透镜远一些,在光屏上并不能在形成清晰的像。2.换(薄)凸透镜,又可以看到蜡烛清晰的像。 实验结论 1.凸透镜就像眼睛的晶状体,凸度大,看清楚近处物体,凸度小,看清楚远处物体。2.晶状体调节能力减弱,看远处的物体就会模糊。 注意事项 1.注意安全用火。2.慢慢调节凸透镜蜡烛的距离。 序号 2 类别 分组 实验类型 探究实验 实验名称 模拟鼓膜振动实验 实验目的 通过实验,使学生认识鼓膜是如何振动起来的 实验器材 橡皮膜、橡皮筋、纸筒、细线、棉球、铁架台、镜子 实验步骤 1.将橡皮膜用橡皮筋固定在纸筒一端;2.细线的一端拴住棉球,另一端固定在纸筒上,棉球正好靠在橡皮膜的中心点;3.将纸筒固定在铁架台上;4.一名学生对着纸筒空的一端说话,另一名学生手拿镜子照棉球一端,观察棉球的运动情况。 实验现象 对着纸筒说话,棉球会被弹起。说话声音越大,棉球弹起的越高,通过棉球的振动使得橡皮膜的振动更明显。 实验结论 橡皮膜就像人的耳膜,有声音就会振动,声音越大,振动越明显。 注意事项 同学交换实验,可多次观察。 序号 3 类别 分组 实验类型 探究实验 实验名称 体验嗅觉和味觉的相互影响 实验目的 了解嗅觉和味觉的相互影响。 实验器材 眼罩、苹果、柠檬。 实验步骤 1.蒙上眼睛,品尝苹果,记住苹果的味道。2.嗅柠檬的同时吃苹果,记住苹果的味道。3.两次吃苹果时,味觉有什么不同? 实验现象 只品尝苹果,味觉是苹果的味道;在嗅柠檬的同时吃苹果,会产生苹果和柠檬的混合味道。 实验结论 嗅觉和味觉是密不可分的。味觉受嗅觉的影响,进食的时候,嗅觉灵敏,味觉增强;嗅觉失灵,味觉就会下降。 注意事项 注意分辨并记住不同的味道。 序号 4 类别 分组 实验类型 探究实验 实验名称 测测不同部位的皮肤对刺激的敏感度 实验目的 让学生体会不同部位的皮肤对刺激的敏感度 实验器材 眼罩 两支棉棒 实验步骤 1.一名同学戴上眼罩,伸出一只手臂。2.另一名同学用两支棉棒轻轻触碰戴眼罩同学的手指尖、手背、手肘。3.戴眼罩的同学判断出哪个部位感觉有两支棉棒、哪个部位感觉只有一支棉棒。4.同学交换体验,并记录测试结果。 实验现象 手指尖能感觉到两支棉棒,手背、手肘感觉不明显。 实验结论 手指尖能感觉到两支棉棒,手背、手肘感觉不明显,说明手指尖处的皮肤对刺激的敏感度强。 注意事项 保持环境安静便于感受。 序号 5 类别 分组 实验类型 探究实验 实验名称 玻璃球击穿蒙杯口纸实验 实验目的 证明被举高的玻璃小球具有能量,动能和势能可以相互转换。 实验器材 纸杯、沙子、宣纸、玻璃球、皮筋。 实验步骤 1.在纸杯的底部放上一些沙子,让纸杯重心下移,防止纸杯歪倒。2.在纸杯口上蒙上一块大于杯口面积的宣纸,用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