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湘版八年级下册———第5课、方寸之间 橡皮砖印章的设计与制作 课型:造型·表现 教学目标:1、学习和了解篆刻知识 2、体验橡皮砖印章的治印乐趣 教学重点:橡皮砖治印步骤的讲解和演示以及篆刻中字序的排列是本课的重点。 教学设计:提问导入新课,让学生阅读·思考·作答,教师给以引导·提示·总结,师生在互动中讲解·演示·学习·实践,整个教学过程采用课件展示。 教学过程:问:1、什么是篆刻?篆书? 2、篆刻的分类? 3、治印的工具材料? 4、橡皮砖治印的步骤? 一、篆刻:采用篆书入印,先书后刻,故称为篆刻。现代也称印章。它是中华民族一门独特的传统艺术,至今已有几千年的历史,融书法、章法、刀法于一体。 篆书:篆书分大篆(石鼓文)和小篆(秦篆)。小篆是大篆的简体,比大篆工整规范,笔划粗细均匀。现存世的小篆作品有李斯等人书写的《泰山刻石》、《峄山碑》等。 二、篆刻的分类: 1、按印文凹凸可分为:朱文印(阳刻、阳文)和白文印(阴刻、阴文)。 2、按印文内容可分为:名章、闲章、肖形印等。 3、按用途可分为:官印和私印。 印章字序:一般印文均按照由上至下、从右至左的顺序排列也有横写或回环排列的,称之为“回文印”。 单字印:随意布置,也可加动、植物装饰等。 二字印:右左、上下 三字印:右左、上下、右右左、右左左 四字印:右右左左、右左左右 多字印:五字以上一般叫多字印,排列方式变化很多 可根据实际情况运用巧思。 右右中左左、右右中中左 三、橡皮砖治印的工具材料: 印材(橡皮砖)、刻刀(木刻刀)、印台、铅笔、橡皮、纸、直尺、美工刀等。 橡皮砖治印步骤: ①写稿、②翻稿、③刻稿、④印稿、⑤修稿 写稿(写印稿前首先将橡皮砖用刀切割,加工成所需的形状和大小,然后用纸在橡皮砖上压出形状,用铅笔在形内书写印稿,注意印面布局和字序。) 翻稿(把写好后的铅笔印稿按压出的形状复位,用手指将石墨反粘于橡皮砖上。) 刻稿(用木刻刀刻制印稿,想好采用阴刻还是阳刻,注意执刀方法和力度的把握。) 印稿(将刻好的印面蘸满印红,盖于纸面上,用力均匀按压,盖好后一手按住纸面,另一手将橡皮砖提起。) 修稿(印章刻好后如不满意,可根据印稿反复修改,直至完成。) 五、作业要求: 每人独立完成橡皮砖印章一枚,可临刻书中篆刻作品,也可自己设计姓名章或闲章。 印章要求以篆书入印,阴刻和阳刻均可,字数不限,难易自定。 将刻好的印章盖于A4复印纸上,注明印文内容、阴阳刻、班级、姓名等。 板书设计: 第5课 方寸之间—橡皮砖印章的设计与制作 问:1、什么是篆刻?篆书入印,先书后刻 2、篆刻的分类?朱文印(阳刻、阳文)—白底红字 白文印(阴刻、阴文)—红底白字 3、治印的工具材料?橡皮砖、木刻刀、印红等 4、橡皮砖治印的步骤? ①写稿、②翻稿、③刻稿、④印稿、⑤修稿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