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433151

第一单元第一课赏书法之韵 课件(共37张PPT)2024—2025学年人美版(2024)初中美术七年级上册

日期:2025-11-21 科目:美术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13次 大小:5529836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2024,第一,七年级,美术,初中,人美
  • cover
(课件网) 2025 人美版美术七年级上册 ·中国书法是一门古老的汉字书写艺术,在几千年的发展史中形成了许多著名的书 法流派,出现了灿若群星的书法家,留下了难以尽数的书法珍品。你写过书法作品吗? 你了解中国书法的艺术特点和文化内涵吗? 学习任务 兰亭序(书法) 晋 王羲之 唐 冯承素摹本 故宫博物院 本课我们将从了解世界四大文明古国的文字入手,领略中国书法的文化底蕴, 总结中国书法中五种字体的特点,临摹著名书法家的作品,在翰墨纵横间感受书法的 魅力。 学习导航 ·《王宾中丁·王往逐兕涂朱卜骨刻 辞》由牛的肩胛骨制成。这片甲骨保存完 好,字迹清晰,上面的文字书风雄劲、挺 拔爽利、笔力遒健,在镌刻感之外,更有 浓厚的毛笔书法的意蕴。找一找,这件甲 骨珍品上的文字你认识多少?它们有什么 特点? 走进经典 王宾中丁·王往逐兕涂朱卜骨刻辞(正面) 商 河南省安阳市殷墟出土 中国国家博物馆 甲骨片上的“车” 字是不是看起来十分 形象? 甲骨文又称“契文”“甲骨卜辞”“殷墟文字”, 最早出土于河南省安阳市殷墟,是刻写在龟甲和兽骨 上的文字。甲骨文是中国目前已发现最早的体系较为 完整的文字。 知识窗 ·找出甲骨文与现行汉字之间的联系。 感知发现1 目前发现的甲骨文单字有 4000 多个,可识读的还未超过一半。甲骨文与现行文 字在字形上有什么区别和联系?汉字为何能传承数千年? ·四大文明古国(中国、古巴比伦、古埃及、古印度)都发明了自己的文字,形成 了世界四大古文字体系。 感知发现2 古巴比伦楔形文字 楔形文字是源于底格里斯河和幼发 拉底河流域的古老文字,又称“钉头字”。 早在公元前 3200 年前后,楔形文字就在 苏美尔地区发展起来。 古埃及象形文字 古埃及象形文字也称为“圣书字”,始创于约公元前 3000 年的埃及第一王朝, 在公元 400 年后开始衰亡,目前仅存于古 埃及遗址中。 古印度印章文字 古印度印章文字即古代印度河流域 通行的文字,因大多刻在石头或陶土制成 的印章上,被称为“印章文字”。 比较四大古文字体系,分析它 们之间的异同。 在四大古文字体系中,只有中国的甲骨 文经过数千年的演变流传至今。 ·中国书法历史悠久,从甲骨文、石鼓文、金文(钟鼎文)演变至小篆、隶书,到 东汉、魏晋南北朝时期形成草书、楷书、行书等。汉字在不断的发展演变中,形成了 博大精深的中国书法艺术。 感知发现3 总结下面不同字体的“车”字在点画和结构上的特点。 篆书(临石鼓文 隶书(史晨碑 汉) 清 吴昌硕) 隶书(史晨碑 汉) 草书(洛神赋 宋 赵构) 楷书(皇甫诞碑 唐 欧阳询) 行书(粮院帖 宋 米芾) 篆书:广义的篆书指隶书之前象形意味较强的文字,包括甲骨文、金文、战国玺印上的文字等;狭 义的篆书指秦代通行的文字。篆书特点是字形呈竖长方形,结构端整匀称,线条婉转流畅、粗细均匀。 隶书:由篆书简化演变而成,将篆书圆转的线变成方折的笔画,把象形结构简化,以便书写,字形 多方扁,始于秦代,普遍使用于汉魏。 草书:形成于汉代,大量采用连笔、省略等方式,以实现快速书写。 楷书:字体工整方正,横平竖直,是现在通行的汉字手写正体字。 行书:介于草书、楷书之间,楷法多于草法的称“行楷”,草法多于楷法的称“行草”,相传始于汉末。 知识窗 甲骨文体现出文字处于最初发展阶段的稚拙和生动。请你根据甲骨文象形的特点, 用线将下列汉字与对应的甲骨文连起来。 探索实践1 楷书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字体之一。“永字八法”是楷书的用笔法则,它 以“永”字八笔的顺序为例,阐述正楷的笔势特点。请你临摹颜真卿和欧阳询碑帖中 的“永”字,体会两者在点画的提按与快慢、力量与节奏、连断与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