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4978931

2023浙教版科学中考复习“高频考点”专题训练(一):科学方法和科学理论【word,含答案】

日期:2024-06-26 科目:科学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38次 大小:486295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科学,2023,答案,word,理论,方法
  • cover
1.在科学实验中,进行多次试验是为了减小误差或寻找普遍规律。以下实验中属于减小误差的是( ) A. 研究盐溶液的酸碱性时,对多种盐溶液的酸碱性进行测定 B. 研究植物的根具有向水性时,选用多株植物进行实验 C. 用伏安法测导体的电阻时,测出多组电压和电流 D. 研究杠杆的平衡条件时,多次改变动力或动力臂 2.下列关于生命起源和进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化石为研究生物进化提供了最直接的证据 B. 利用分子生物学证据可以断定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和生物进化的顺序 C. 脊椎动物的进化顺序是: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 D. 米勒和其他科学家的实验验证了原始地球上能产生构成生物体的有机物的可能性 3.科学假说在科学发现中起着重要作用,但需要相应的现象或证据支持。下列现象与假说对应的有( ) ①远去的帆船船身先消失一一地球是一个球体 ②所有星系都在远离地球而去,星系越远退行的速度越快一一托勒密的“地心说” ③太阳是不动的,而且在宇宙中心,行星围绕太阳转一一哥白尼的“日心说” ④发现了处于爬行类和鸟类过渡类型的始祖鸟化石一一达尔文进化论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4.下列课本的实验,有一种科学研究方法与其它研究方法明显不同的是( ) A. 观察铅笔在篮球和木板上移动的不同来说明地球是个球体 B. 通过玻璃板上铁屑的排布说明磁场的存在 C. 通过气球吹大时各小点的远离来说明宇宙在膨胀 D. 通过黄豆和芝麻混合后总体积减小说明分子之间有空隙 5.测量是一个把待测的量与公认的标准进行比较的过程。下列实验过程中没有用到这一科学原理的是( ) A. 用弹簧测力计称量物体重力 B. 用干湿球湿度计测出空气的湿度 C. 用平板电脑连续拍摄植物的向光性生长过程 D. 用 pH 试纸测出某溶液的 pH 6.科学家在实验的基础上进行合理的推理,建立了牛顿第一定律,下列科学规律的,也是运用了这种研究方法的是( ) A. 光的反射规律 B. 真空中不能传声 C. 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 D. 欧姆定律 7.下操作性定义是指对某一事物特征比较确切、恰当的描述,是根据可观察、可测量、可操作的特征来界定变量含义的方法。下列探究实验中下操作性定义不合理的是( ) A. 甲:比较加入铁芯前后电路的电流大小 B. 乙:以被小球撞击的木块移动的距离判断小球的动能大小 C. 丙:比较一段时间后近水一侧和远水一侧根的数量 D. 丁:比较等质量(适量)食盐在等质量不同温度的水中,不搅拌情况下溶解所需时间 8.下列归纳和推理,你认为合理的是( ) A. 氧化物一定含有氧元素,含有氧元素的物质一定是氧化物 B. 离子是带电荷的粒子,带电荷的粒子一定是离子 C. 碱性溶液能使无色酚酞变红,能使无色酚酞变红的是碱性溶液 D. 盐中含有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NH4NO3中不含金属离子,不属于盐类 9.对下列说法中的先后顺序,不符合科学史实的是( ) A. 对原子结构的认识:先发现原子中有原子核,后发现原子中有电子 B. 对细胞的认识:先提出动植物都是出细胞构成的,后提出一切细胞来自干细胞 C. 对电磁现象的认识:先有电流磁效应的发现,后有电磁铁的应用 D. 对海陆变迁的认识:先提出大陆漂移学说,后建立板块构造学说 10.科学实验中,重力有时对实验结果的准确性会产生影响。下列实验中的做法不是为了减小或避免重力影响的是( ) 11.“模拟实验”是一种常用的科学研究方法,以下不属于该研究方法的是( ) 12.下列关于科学家作出的贡献叙述正确的是( ) A. 麦哲伦通过环球航行,提出了板块构造学说 B. 祖冲之发明了地动仪,实现了地震的准确预报 C. 伽利略用自制的望远镜观测天空,为“日心说”提供了有力的观测证据 D. 多普勒开创了热大爆炸宇宙学 13.科学方法是学习科学的重要途径,模型法、类比法、微小放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