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4981459

2023年中考道德与法治第一轮复习【基础知识梳理+考点强化训练】第一部分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师长情谊(含答案)

日期:2024-06-20 科目:政治 类型:初中学案 查看:43次 大小:2628982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2023年,情谊,师长,单元,第三,上册
  • cover
2023年中考道德与法治第一轮复习 【基础知识梳理+考点强化训练】 第一部分 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师长情谊 课标链接 学习目标 核心素养 中华传统文化教育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核心理念 道德修养 ★感念父母养育之恩、长辈关爱之情,能够以感恩的心与父母和长辈沟通,能够为父母分忧解难,尊重师长 ★理解中华民族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的荣辱观念,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社会风尚 责任意识 ★自觉分担家庭责任,体会敬业精神的重要性,具有较强的责任感 基础知识梳理 第六课 师生之间 一、走近老师 1.怎样正确了解教师这一职业?(教师职业的特点是什么?) (1)教师是一个古老的职业,是人类文明的主要传承者之一。 (2)在现代社会,教师已发展为一种专门职业,承担教书育人的使命。 2.新时代对教师提出了哪些更高的要求? 3.为什么老师有不同的风格? (1)年龄、学识、阅历、性格、情感与思维方式等差异。 (2)每位老师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表达方式不同,由此呈现出不同的风格。 4.我们怎样与风格不同的老师相处? (1)承认老师的差别。承认并接纳每位老师的不同,才有更多的机会了解老师。 (2)发现不同风格老师的优点。从多角度了解老师的职业和生活,善于发现老师的优点,寻找接纳老师的理由。 (3)了解老师教育行为的目的。尝试了解老师教育行为的初衷和用意,更好地理解老师。 (4)主动与不同风格的老师交往。 (5)尊重、接纳不同风格的老师。 知识拓展 赞美老师的名言 (1)一腔热血育桃李,三尺讲台写春秋。 (2)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3)诲人不倦,无私奉献。 (4)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二、师生交往 1.怎样理解“教”与“学”的关系? (1)教与学是师生相互陪伴、相互促进、共同成长的进程。 (2)我们的学习离不开老师的引领和指导。 (3)我们与老师交流互动,也可以促进老师更好地“教”。 (4)面对老师的引领和指导,主动参与、勤学好问的态度有助于我们与老师相互交流。 2.怎样正确对待老师的表扬和批评? (1)老师的表扬意味着肯定、鼓励和期待,激励我们更好地学习和发展。 (2)老师的批评意味着关心、提醒和劝诫,可以帮助我们反省自己,改进不足。 (3)对待老师的批评,我们要把注意力放在老师批评的内容和用意上,理解老师的良苦用心。 3.师生交往的良好状态是怎样的? 学生乐于学习,老师寓教于乐,师生彼此尊重、相互关心、携手共进。 4.怎样建立亦师亦友的良好师生关系? (1)面对老师的引领和指导,主动参与、勤学好问,真诚、恰当地向老师表达自己的观点和见解。 (2)正确对待老师的表扬和批评。 (3)彼此尊重,尊重对方的人格尊严、个性差异和劳动成果等。 (4)平等相待、相互促进,与老师成为朋友,主动关心老师、理解老师。 5.为什么要尊重老师? (1)尊重老师,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我们作为“晚辈”的基本道德修养。 (2)老师是我们知识学习的指导者,也是我们精神成长的引路人。 6.如何尊重、关心、理解老师? (1)表现在我们与老师日常交往的言谈举止中。 (2)尊重老师的人格尊严、个性差异和劳动成果等。 (3)主动关心老师、理解老师,对老师有礼貌。 7.与老师发生矛盾怎么办? (1)自我反思,冷静、客观地分析原因。 (2)相信善意,多些宽容和理解。 (3)坦诚相待,注意沟通方式。 (4)求同存异,主动关心。 易混辨析 老师的表扬是好的,但老师的批评对我们成长不利。(×) 正确说法:老师的批评意味着关心、提醒和劝诫,可以帮助我们反省自己,改进不足。 第七课 亲情之爱 一、家的意味 1.什么是家庭? 一般来说,家庭是由婚姻关系、血缘关系或收养关系结合成的亲属生活组织。 2.家庭对我们的成长有什么作用? (1)家是我们身心的寄居之所。我们的成长离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