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白居易《长恨歌》 我行过许多地方的桥,看过许多次数的云,喝过许多种类的酒,却只爱过一个正当最好年龄的人。 ———沈从文《从文家书》) “没遇到你之前,我没想过结婚;遇见你之后,结婚这件事我没想过别人。” ———钱钟书 关雎 《诗经》是我国的第一部诗歌总集,它收集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约500年间的诗歌305篇,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在先秦古籍中,被称 为《诗》或《诗三百》。相传孔子曾整理过这些诗并用来传授弟子,所以后来被尊为儒家的“五经”之一,称为《诗经》。 《诗经》中的作品,内容广泛,反映了西周初至春秋中叶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婚恋、民俗、农业、祭祀、战争、狩猎等)。 1.奠定我国诗歌的优良传统,开辟了诗歌抒情言志的道路。 2.《诗经》表现出的关注现实的热情、强烈的政治和道德意识、真诚积极的人生态度被后人概括为“风雅”精神,直接影响了后世诗人的创作。 3.《诗经》对我国后世诗歌体裁结构,语言艺术等方面有深广的影响。如“赋比兴”表现手法,四言句式等。 诗经的地位和影响 诗经六义之基本内容 “风” 指十五国风,是各地的民歌。 正统的宫廷乐歌,用于宴会的典礼分为“大雅”和“小雅”。 是统治阶级宗庙祭祀的舞曲歌辞。 “雅” “颂”: 诗经六义之表现手法 赋者,铺陈其事而直言之者也。 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 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 ———朱熹《诗集传》 关雎 《诗经·周南》 雎鸠在传说中是一种情意十分专一的水鸟,其一或死,另一就忧思不食,憔悴而死。 一、诵诗篇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jū jiū hǎo qiú xìng wù mèi sè mào yǎo tiǎo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雎鸠鸟不停地鸣叫,在那河中的沙洲上。 文静美好的姑娘,正是小伙子的好配偶。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水中高低不齐的荇菜,有位姑娘正在船的左右两边捞取。 这位文静美好的姑娘,(我)日日夜夜都在想着追求她。 二、把握诗意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追求的愿望难以实现,(我)日日夜夜都在思念(她)。 思念之情绵绵不尽,(我)翻来覆去不能入睡。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水中高低不齐的荇菜,姑娘在船的左右两边采摘。 文静美好的姑娘,(我)弹琴鼓瑟对她表示亲近。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水中高低不齐的荇菜,姑娘在船的左右两边挑选。 文静美好的姑娘,(我)要敲钟击鼓使她快乐。 三、闻鸟鸣 赏读“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思考 1:诗歌的开头为什么要写水鸟雎鸠呢? 雎鸠,一种水鸟,用情专一,举止优雅,美丽高贵。朱熹评雎鸠:“生有定偶而不相乱,偶常并游而不相狎”,以此来比喻夫妻之间和谐恩爱。 三、闻鸟鸣 在诗歌的世界里,风景还包含了诗人的感情。以雎鸠鸟和鸣起兴,引出男子对美丽贤淑的女子的爱慕之情。 初春时节,田野之中,空气清新,雎鸠和鸣,河水微澜,古朴单纯的情愫就以这样的暖色调渐渐氤氲开来。 “兴”,对于诗歌中渲染气氛、创造意境起着极大的作用。开头以雎鸠和鸣的情景起兴,是为了渲染一种情意绵绵、痴心相恋的情调。 《关雎》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写起,是运用了“比兴”的手法。“关关雎鸠,在河之洲”描绘了一幅美好的画面:成双成对的雎鸠鸟在沙洲上嬉闹戏逐,发出悦耳的和鸣。这本是诗人眼前之景,但水鸟和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