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初中语文课件、教案、试卷中心
用户登录
资料
搜索
ID: 24512021
期末专题:诗歌鉴赏-2025-2026学年语文七年级上册统编版(含答案)
日期:2025-11-23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93次
大小:29092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张
期末
,
专题
,
诗歌
,
鉴赏
,
-2025-2026
,
学年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期末专题:诗歌鉴赏-2025-2026学年语文七年级上册统编版 一、诗歌鉴赏 诗歌鉴赏。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1.诗人以描写“杨花”“子规”两样景物起笔,从全诗看,有什么用意? 2.在“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中,诗人运用了拟人、想象、情景交融等手法,请任选一个角度,结合诗句内容分析其作用。 阅读下面的诗词,完成下面小题。 观沧海 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浪淘沙 北戴河 毛泽东 大雨落幽燕, 白浪滔天, 秦皇岛外打鱼船。 一片汪洋都不见, 知向谁边? 往事越千年, 魏武挥鞭, 东临碣石有遗篇。 萧瑟秋风今又是, 换了人间。 3.《浪淘沙 北戴河》中追述曹操写作《观沧海》一诗的句子是: , , 。 4.两首诗词都突出了大海 的特点。 5.《浪淘沙 北戴河》中“换了人间”,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阅读下面的古诗,回答问题。 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6.首联中的 、 两个词已暗含身在异乡、神驰故里的飘泊羁旅之情,尾联则借用“鸿雁传书”的典故,表达了作者 的感情。 7.宋代洪迈在其著作《容斋随笔》中有“语少意足,有无穷之味”之说,请你结合“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说说你的理解。 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后面的问题。 闲居初夏午睡起(其一) [宋]杨万里 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与窗纱。 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 8.赏析诗句“芭蕉分绿与窗纱”中“分”字的妙处。 9.这首诗描写了诗人怎样的生活状态?抒发了什么思想感情? 阅读《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完成下面小题。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 陆游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10.以下诗歌,与上面这首诗歌体裁完全相同的是( ) A.《观沧海》 B.《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州》 C.《次北固山下》 D.《天净沙·秋思》 11.“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与李商隐《夜雨寄北》中“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都写了雨,表达的情感有何不同?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各题。 华子岗 裴迪① 日落松风起,还家草露晞②。 云光侵履迹,山翠拂人衣。 【注】①裴迪,盛唐山水田园派诗人,王维好友。华子岗,蓝田辋川名胜之一,裴迪与王维曾在此各自赋诗,互为唱和。②晞:干,干燥。 12.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诗以“还家”为线索,描写了夕阳西下、晚风初起、山色青翠的优美自然风光。 B.本诗的前两句从视觉、听觉、嗅觉三个角度描摹出一幅有声有色、动静相宜的艺术画面。 C.“还家”与“日落”相应,不仅点出了诗人已游览多时,而且也刻画出作者游兴未尽、漫步下岗的悠然自得形象。 D.本诗后两句写云光、山色,笔墨疏淡,蕴含丰富。 13.本诗融情于景,含不尽之意于言外。试以诗歌后两句中的“侵”和“拂”字为例,赏析这一表现手法之妙。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下面小题。 天净沙·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寿阳曲·潇湘①夜雨 渔灯暗,客②梦回③。一声声滴人心碎。孤舟五更家万里,是离人几行清泪。 [注]①潇湘:原指湘水与潇水在零陵的汇合处,后用以指湖南。②客:指离家的人。③梦回:梦醒。 14.两首曲都塑造了漂泊在外的游子形象,分别是“断肠人”和“(1) ———。 两首曲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
立即下载
免费下载
(校网通专属)
登录下载Word版课件
同类资源
期末专题:诗歌鉴赏-2025-2026学年语文七年级上册统编版(含答案)(2025-11-22)
期末专题:默写-2025-2026学年语文七年级上册统编版(含答案)(2025-11-22)
期中现代文阅读回顾练习卷-2025-2026学年语文八年级上册统编版(含答案)(2025-11-22)
期末专题:现代文阅读-2025-2026学年语文八年级上册统编版(含答案)(2025-11-22)
期末专题:现代文阅读-2025-2026学年语文七年级上册统编版(含答案)(2025-11-22)
上传课件兼职赚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