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教学单元 学习领域一:数据处理 教学主题 项目1-4 制作大数据简易图表 教学目标 理解大数据的内涵 掌握大数据的特征 知道大数据的采集原理 在小组探究中学习大数据采集方式、分析方式等。 知道现代信息社会中大数据的采集处理方式。 核心素养培养 能够理解信息社会中大数据的原理、处理方式和应用场景,用大数据思维理解信息社会。 教学内容 大数据内涵、特征;大数据的采集方式;大数据的分析方式 教学媒体 电子白板、PPT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情境导入 王同学经常用自己的手机在网络上购物,有一次,他意外发现自己与同学小李访问某购物平台时首页呈现的内容是不一样的,王同学感到非常疑惑。 后来他又找了几位同学,登录同一购物平台,大家的首页都或多或少都有区别,这是什么原因呢? 【播放视频】 【提问】:思考什么是大数据,大数据的特点有哪些? 思考并回答问题。 观看视频,回答问题。 网络购物的底层技术就是大数据技术,通过引入网络购物案例,使得大数据紧密联系生活实际,激发学习兴趣。 任务实施 【任务一:探究大数据应用场景】 通过分析大数据典型案例,了解大数据的特点及应用场景,熟悉大数据给我们带来的重大思维转变。 1、新冠肺炎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球,在抗击新冠肺炎过程中,中国展现出强大的行动力和制度优势。社区网格化管理、全覆盖全方位的数据采集为这次抗击疫情的胜利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这次抗击疫情中,大数据发挥了重要作用。健康码、个人14天轨迹行程数据等收集了几乎国内所有人员的疫情基础信息。这些数据信息不是一个地区、一座城市的一个样本数据,而是涵盖全体中国公民以及在国内境外人员的数据文档。这种获得所有数据而不仅是样本的方法为中国疫情的有效控制提供了重要保障。 为什么中国能有效控制新冠肺炎疫情?如果个人健康信息漏报、瞒报了会怎样?试分析并填写表格。 2、北斗GPS 2020年7月31日,“北斗三号” 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正式开通,至此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独立拥有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的国家。目前北斗系统在中国率先提供了厘米级的高精度的位置服务,现在支持北斗高精度的手机可以实现一米的定位精度。 与北斗系统相比,GPS在中国有几十米的误差,加上GPS信号在城市环境里时断时续,因此使用GPS民用卫星定位的精度很难得到保障。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人们通过加上地图数据,与基于惯性导航的系统及Wi-Fi的室内定位相结合来帮忙,保证大家导航无虞。这个方案的实施,要通过相关软件收集互联网上信息数据,这些数据混杂无序,也不是所有数据都能轻易进行比较。但将这些大数据与适合的分析法相结合,那GPS几十米的误差就完美解决了。 在此案例中,大数据时代精确性和混杂性哪个更重要?为什么?“北斗三号”正式开通,你有什么感受?试分析并填写表格。 3、电商购物 沃尔玛是世界上最大的零售商,在美国企业中拥有的数据资源应该是最多的。 2004年,沃尔玛对历史交易记录这个庞大的数据库进行了观察,这个数据库记录的不仅包括每一位顾客的购物清单以及消费额,还包括购物篮中的物品、具体购买时间,甚至购买当日的天气。 沃尔玛公司注意到,每当在季节性飓风来临之前,不仅手电筒销售量增加了,而且蛋挞的销售也增加了。因此,当季节性风暴来临时,沃尔玛会把库存的蛋挞放在靠近飓风用品的位置,以方便行色匆匆的顾客购买,从而增加销量。 在这个案例中,沃尔玛做了怎样的销售预测?它是以什么为依据来做此判断的?试分析并填写表格。 4、大数据概念 大数据是一种规模大到在获取、存储、管理、分析方面大大超出了传统数据库软件工具能力范围的数据集合。 5、大数据特征 5V 特点 volume(大量):数据量非常大 ve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