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第1课 从锁国走向开国的日本 第八单元 日本明治维新 1.从时空史观的角度了解德川幕府统治时期日本社会危机的表现。 2.从历史解释的角度理解黑船事件的影响及西方的侵略给日本社会所带来的影响 3.从唯物史观、历史解释的角度认识到日本社会危机的加剧是内、外因造成的,它是引起社会变革的根源。闭关锁国、封建落后将会造成被动挨打的局面。 学习目标 选修三: 凡--华体系 朝鲜战争 战后日本谋求政治大国地位 选--必关联 必修一: 甲午战争 一战(1917) 抗日战争(1931年--1945年) 中日关系 唐朝:鉴真东渡 大化改新 明朝:戚继光抗倭 近现代: 战争为主题 1972年中日关系正常化 独特的地理位置 在近现代世界大舞台上,最早实现现代化的西方国家是不列颠群岛上的英国;而在东方,最先成为工业化国家的恰恰正是地处欧亚大陆东北端的日本。两个同为孤悬海外的列岛国家,创造了人类文明发展进程中的又一个惊人巧合。 ———《大国崛起》 善于模仿的民族心理 日本有“心灵禁闭”但“眼观八方”的特征。在国弱时,他们卑谦地对外点头哈腰,默默拿来先进才智,然后悄悄地在作坊里加班加点地消化进化,乃至超越。一旦确信自己超越了别国,便会出其不意地“创造神话”。 古代历史上,日本在亚洲拜认了第一位老师,向老师学习。但明治维新(拜认了第二位老师)后不久,日本就对他的第一位老师发动战争,逼老师签订不平等条约,收钱占地。20世纪30年代,他再一次向他的第一位老师发动战争。 ———摘自陈冰《作坊里的日本》 时空定位 大化改新 大化改新,又作大化革新,是645年6月发生的古代日本政变。 大化二年(646年)正月初一,孝德天皇颁布《改新之诏》,正式开始改革。日本学习中国唐朝律令制度等进行的改革被称为"大化改新"。 其主要内容是废除大贵族垄断政权的体制,向中国唐朝政治经济体制学习, 成立古代中央集权国家。给日本历史上带来了巨大的变革。 大化革新部分地解放了生产力,完善了日本的统治制度,奠定了日本的国家发展方向,有非常积极的意义。 公元前1世纪小国林立 4世纪统一 7世纪建立中央集权国家 12世纪末幕府统治 日本简史 时空定位 公元1192年到1867年,日本历史上是实行军事封建统治的“幕府政治”时期,经历三大幕府的统治。 一、镰仓幕府 (1192———1333年) 二、室町幕府 (1336———1573年) 三、德川幕府 (1603———1867年) 日本的幕府时代 德川家康打败竞争对手,取得“征夷大将军”的称号,在江户设立幕府,建立起统一中央集权的幕府统治,史称德川幕府或江户幕府,开始了二百六十多年统治。 当时,天皇虽享有崇高威望,名义上是国家的最高统治者,但并没有实权,实权掌握在幕府将军手中。将军也是最大的封建主,直接管理着全国四分之一的土地和许多重要城市,全国其他地区分成大大小小两百多个“藩”,藩的首领大名享有藩的世袭统治权,但必须听命于将军。 时空定位 发展 时间 14—16世纪 文艺复兴 新航路开辟 资本主义的萌芽 工业革命 资本主义制度在各国确立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美国独立战争 法国大革命 17—18世纪 资产阶级统治的巩固 美国南北战争 俄国1861年改革 日本明治维新 19世纪中期 进入帝国主义阶段 第二次工业革命 第一次世界大战 19世纪末20世纪初 时空定位 内忧外患 ———明治维新的背景 ———在京都、名义上、无实权 ———将军———驻地在江户、实权、世袭 ———藩的首领、世袭、听命于将军 结合教材列出日本封建等级中各阶级权力分配 明治维新的背景 一、内忧:幕府统治的危机 天皇为名义上国家元首,朝廷设京都 将军掌握实权,政府设在江户(东京) 将军: 政治上掌握实权, 经济上是最大的封建主 一、内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