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5150091

纲要(下)第11课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与传播 学案

日期:2024-06-16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学案 查看:24次 大小:277028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纲要,11课,马克思主义,诞生,传播,学案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11课: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与传播 【学习目标】 时空观念:认识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与传播所处的特定时空环境,抓住其特定时空背景和阶段特征。 2、史料实证:找到相关图片和史料论证马克思主义产生的背景和传播的过程,了解工人运动的史实。 3、历史解释:依据资料,阐述《共产党宣言》的主要内容,培养学生历史解释能力。 4、唯物史观:理解马克思主义产生的时代背景,体会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 5、家国情怀:理解马克思主义对当代中国的时代意义。 【时空定位】 【学习过程】 一、基础知识 (一)早期工人运动与社会主义思想的萌发 1.欧洲社会不平等加剧(表1) 角度 欧洲社会发展 社会不平等加剧表现 经济 随着资本主义大工业的建立和发展,生产力不断提高,劳动产品日益丰富 工人阶级的生活条件没有得到相应改善,欧洲各地普遍出现贫富分化严重、工人阶级苦难深重的状况 政治 资产阶级代议制确立和发展 工人的政治权利极其有限 经济危机 1825年,从英国开始了周期性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经济危机加剧了工人贫困和社会动荡 2.19世纪三四十年代爆发的法国里昂工人武装起义、英国工人争取普选权的宪章运动和德国西里西亚织工起义,表明无产阶级开始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 3.19世纪早期,法国人圣西门、傅立叶和英国人欧文等有识之士,无情揭露和批判资本主义制度的种种弊端,他们反对自由放任的竞争,主张建立合作、平等、和谐的理想社会,他们的思想被称为“空想社会主义”。 (二)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1.1848年2月发表的《共产党宣言》,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共产党宣言》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 (1)阐明了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⑴肯定了资本主义的历史进步作用;⑵揭示了资本主义对工人阶级残酷剥夺必将引起工人阶级反抗的社会现实,论证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共产主义必然胜利的客观规律; (2)肯定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中推动历史发展的重要作用; (3)宣告了无产阶级作为资本主义掘墓人和共产主义建设者的伟大使命: (4)阐明了共产党的性质、目的和策略原则。 2.1867年,马克思撰写的政治经济学巨著《资本论》第一卷出版。马克思通过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深刻剖析,创立了剩余价值学说,揭露了资本主义制度和资本家剥削的秘密,成为马克思主义理论文献中最重要的文献之一。 (三)国际工人运动的发展 1.1864年,国际工人协会(即“第一国际”)在伦敦成立。它的成立推动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和国际工人运动进入新阶段。 2.巴黎公社采取的革命措施及意义(表2)[诵读记背] 角度 革命措施 作用和意义 政权建设方面 机构建设 ⑴打破旧的国家机器,建立立法与行政合一的政权机关和司法机构 体现了无产阶级革命的伟大创举:即打碎旧的国家机器,建立无产阶级自己的政权 体现了无产阶级专政的性质 民主制度 ⑵公职人员任免:公职人员由选举产生,人民有权监督和罢免;⑶人民公仆形象:所有公职人员的工资不得超过熟练工人的工资 军队警察建设方面 ⑷废除旧军队和旧警察,代之以国民自卫军和治安委员会 社会经济方面 ⑸(没收逃亡资本家工厂)由工人合作社管理工厂 触及了资本主义私有制 ⑹实行八小时工作日 反映了广大人民的利益 【思考探究】 一 、世界的改变为何诞生马克思主义?(背景) 请同学们阅读课本p62-63页的内容、图片资料,并结合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这是希望之春,也是绝望之冬;人们拥有一切, 人们一无所有。 ———狄更斯《双城记》(1846年) (1)这个世界为什么需要改变?说明工业革命后社会状况如何? 材料: 19世纪初期的工人运动多自发捣毁机器。到1936年伦敦工人协会拟定要求普选权的请愿书呈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