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5197224

六年级语文下册(部编五四制)第07课 《别了,语文课》课件(共22张PPT)

日期:2025-05-06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80次 大小:1325193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六年级,22张,课件,别了,语文课,07课,语文
  • cover
(课件网) 六年级下册第7课 ———何 紫——— 别了,语文课 学习目标 别了,语文课 1 识记本文相关的文学常识,积累重点字词。 3 2 把握主人公的心理变化,学习运用对比手法及内心独白的心理描写表现人物情感的方法。 体会主人公对语文课态度变化背后所蕴含的对母语的热爱,对祖国的依恋。 六年级下册第7课 重点、难点 重点 体会主人公对语文课态度变化背后所蕴含的对母语的热爱,对祖国的依恋。 难点 把握主人公的心理变化,学习运用对比手法及内心独白的心理描写表现人物情感的方法。 六年级下册第7课 别了,语文课 一、导入 同学们好!请看屏幕上的图片,谁能来说一说,你在图片上看到了什么?可能发生了什么事? (请同学讲述......) 今天我们来学习香港著名儿童文学作家何紫的一篇小说《别了,语文课》。 六年级下册第7课 别了,语文课 作者介绍 六年级下册第7课 何紫(1938-1991),原名何松柏,广东顺德人,香港著名儿童文学家。 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在《华侨日报》撰写文章,描述当时的儿童在生活上和学习上遇到的各种挑战。这些文章后来结集成《40儿童小说集》、《儿童小说新集》、《儿童小说又集》等书,对香港的基础教育有深远的影响。何紫一生都致力于儿童文学的创作,推动着儿童文学的发展。 《别了,语文课》、《臭水沟旁的城堡--香港儿童小说集》、《何紫作品选》等在内地出版,其中多篇小说改编成儿童电视剧上映。 别了,语文课 字词积累 六年级下册第7课 别了,语文课 朗读以下词语,请读准字音,注意字形。 滋(zī)味 噙(qín)着 华侨(qiáo) 包裹(guǒ) 张皇(huáng) 叮嘱(zhǔ) 沉寂(jì) 浅显(xiǎn) 默书簿(bù) 饶有趣味(ráo) 热泪盈眶(kuàng) 滋 噙 裹 簿 侨 嘱 寂 饶 眶 咽 yān 哽咽 yè 咽喉 模 mó 模样 mú 模范 yàn 吞咽 看 kàn 看守 kān 看见 整体感知--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六年级下册第7课 朗读课文,解析课文标题“别了,语文课”,说说我为何要与语文课告别?并试着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别了,语文课 文章主要内容 作者开篇先点出“我”对语文课由之前的不喜欢忽然变得喜欢;然后交代了“我”急于学好中文的原因--移民以后没有机会再上语文课;接着,列举离别前老师留言和同学赠书的事例来强调“我”对语文课的情感和态度;最后,直抒胸臆,通过对“我”的心理描写,表达出“我”对中文的热爱和对祖国的难舍。 标题“别了,语文课” (1)运用倒装句式,即与语文课的告别 (2)表明了文章的主要内容 (3)蕴含了作者的情感 (4)暗示了文章的中心 整体感知--梳理文章结构脉络 六年级下册第7课 通读全文,说说“我”对学习语文的情感和态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作者是怎样表达的? 别了,语文课 作者列举多个具体事例表现了“我”对学习语文的情感和态度变化 深入研读--品读句子,体会情感 六年级下册第7课 那个星期天 课文第1段 钟声响了,第一堂课是语文。以前我上语文课时总是懒洋洋提不起劲,奇怪,今天我翻开语文书,别有一番滋味,我的脑子也不再胡思乱想,全神贯注地听张先生授课。我为什么忽然会喜欢上语文课,觉得张先生每一句话都那么动听?这一堂课好像过得特别快,一下子就听到了下课钟声。 思考:第1段中我对语文课的情感和态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作者是怎样表现这一变化的? 时间 作者的表现和感受 对语文课的情感和态度 以前 总是懒洋洋提不起劲 不喜欢语文课 现在 别有一番滋味......一下子就听到了下课钟声 不仅喜欢上了语文课,还对语文课产生了眷恋之情 采用对比的手法 作者采用对比的手法,将现在上语文课的感受与之前上语文课的感受作对比,写出了“我”对语文课的情感和态度变化,即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