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古代诗歌三首 1. 识记作者的相关文学常识,借助注释理解诗歌大意,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这三首诗。 2.把握马、石灰、竹的形象特点,理解诗歌表达的人生志向,体会诗人高洁的人格和高远的志向。 3.品味诗中“物”与“我”的相通之处,把握咏物诗的特点。 学习目标 马 诗 李 贺 标题点明了诗歌的写作对象。 《马诗》是中唐诗人李贺所作的一组以马为题材的组诗,共二十三首,均是五言绝句。诗歌通过咏马、赞马或慨叹马的命运,来表现志士的奇才异质、远大抱负以及不遇于时的感慨与愤懑。 本课所选的这首《马诗》组诗中的第五首,一直被广为传诵。 一、解诗题 李贺(790—816),字长吉,福昌(今河南宜阳)昌谷人,后世称他李昌谷,唐代诗人。有“诗鬼”之称,与“诗圣”杜甫、“诗仙”李白、“诗佛”王维齐名,与李白、李商隐合称为“唐代三李”。 李贺是中唐的浪漫主义诗人,是中唐到晚唐诗风转变期的一个代表者,他所写的诗大多是慨叹生不逢时和内心苦闷,抒发对理想、抱负的追求;对当时藩镇割据、宦官专权和人民所受的残酷剥削都有所反映。 二、识作者 马 诗 【唐】李贺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自由朗读,注意读准字音、读准节奏 yān 三、明节奏 马 诗 【唐】李贺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自由读诗,结合注释说说诗句的意思。 ①大漠:广大的沙漠。 ②燕山:指燕然山,今蒙古国境内杭爱山,这里 借指边塞。 ③钩:古代的一种兵器,形似月牙。 ④何当:何日,何时。 ⑤金络脑:用黄金装饰的马笼头。这里指戴上金络脑。 ⑥踏:奔驰。 四、明诗意 马 诗 【唐】李贺 大漠沙如雪, 燕山月似钩。 何当金络脑, 快走踏清秋。 诗意:平沙万里,在月光下像铺上一层白皑皑的霜雪;连绵的燕山山岭上,一弯明月当空,如弯钩一般。何时才能受到皇帝赏识,给我这匹骏马佩戴上黄金装饰的辔头,让我在秋天的战场上驰骋,立下功劳呢? 四、明诗意 读一读诗的前两句,完成 1.这两句诗中写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有怎样的特点? 2.这两句诗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景色?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气氛? 马 诗 【唐】李贺 大漠沙如雪, 燕山月似钩。 何当金络脑, 快走踏清秋。 五、品诗情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从视觉写出颜色,从触觉写出了冰凉寒冷的感觉。也从侧面写出了月光的皎洁明亮。 广阔而荒凉 高峻险拔,正是边塞战场所在 ”钩“即”吴钩”,写出了月亮的形状,也充满了寒光凛凛的兵戈之气。 这两句诗描绘出一幅富有特色的边疆战场景色,营造出了一个空旷辽远、冷峻肃杀的边塞战场的氛围。 比喻 五、品诗情 第③④句中诗人着力塑造了马的形象, 1.说说这是一匹怎样的马?你是从哪里体会到的? 2.借马的形象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志向? 3.诗人的愿望有没有实现呢?从哪里可以看出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马 诗 【唐】李贺 大漠沙如雪, 燕山月似钩。 何当金络脑, 快走踏清秋。 五、品诗情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这是一匹备受重视,充满着骄傲之情、疾驰飞奔的马。诗人在借助马表达自己渴望得到重用、渴望建功立业的志向。 指马驰骋的样子,写出马轻捷矫健的风姿。 用黄金装饰的马笼头,象征马受重视,得到重用。 写出了马带着力量踏实地用脚踩在地上的样子,表达出这匹飞奔疾驰的马的骄傲。 五、品诗情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何时,何日。说明遥遥无期,不知什么时候,既含无限期盼,又寓无尽无奈。 表达了诗人渴望建功立业,但又不被赏识,无法实现梦想的无奈之情。 结合背景资料,想想作者想要表达怎样的情感? 诗人借马自喻,表达自己渴望得到重用,渴望施展才华、建功立业,但又不遇于时的感慨、愤懑的复杂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