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风向和风力》说课稿 苏教版(2017)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 新教材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新教材苏教版(2017)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观测天气》单元的第3课《风向和风力》。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教学目标、说教学重难点、说教法、说教学过程和板书设计及教学反思这八个方面展开。接下来开始我的说课。恳请大家批评指正。 一、说教材 二、说学情 五、说教法 六、说教学过程 七、说板书设计 目 录 三、说教学目标 四、说教学重难点 八、说教学反思 一、说教材 《风向和风力》是新教材苏教版(2017)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观测天气》的第3课。本课聚焦在风向和风力这两个气象要素上,围绕是什么、如何测量、有什么影响三个方面展开教学。本课先围绕识别风向和风力展开,介绍观测的方法,让学生学会使用风向标和风力计,并进行实地观测风向和风力。 二、说学情 三年级的学生活泼好动、思维处于感性认识阶段,对周围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他们乐于动手操作具体形象的物体。他们通过一二年级的学习,对科学课的认识得到了一定提高,对身边的自然现象已经有了初步观察的意识、探究的能力,记录的习惯,为本节课的学习任务做了知识与情感铺垫。 三、说教学目标 1.知道人们把风吹来的方向叫做风向、把风速叫做风级。 2.知道用风向标可以测出风向,用风力计可以测出风速。 3.了解风级歌的内容。 4.能够用一些轻飘物体判断风向和风力。 5.能够自制风向标和风力计,并测量风向和风力。 6.体会到长期测量和记录天气数据是非常有价值的。 7.能参与中长期的科学探究活动,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8.感受到使用简单工具能对天气观察活动提供很大的帮助。进一步提高观察天气现象的兴趣和好奇心。 四、说教学重难点 判断风向和风级。 教学重点 利用“风级歌”,在自然场景中面对复合现象判断风级。 教学难点 五、说教法 在科学教学中,教师通过语言描述、实物演示、知识渲染等手段创设课堂的教学情景, 小学生具有较强的好奇心,但自制力和理解力相对较差,通过丰富的情感体验和社会实践,使学生大胆表现自己认识世界。 本课在学法上主要采用了尝试学习法、对比学习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促进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练习,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六、说教学过程 【教学准备】 教师材料:用来观测风向的轻飘物体,如纸屑、纱巾、布条等。 学生材料:自制风向风力计的材料:硬卡纸、乒乓球、粗吸管、细吸管。 板块一、认识风向和风力 1.同学们,我们在之前的《认识空气》那个单元知道,大自然中,空气是循环运动的,空气的流动形成了?(风) 2.风是一种自然现象。如果让你来跟别人描述风,你会怎么说? 3.(出示天气预报图)那天气预报是怎样描述风的?你们知道它说的意思吗? 4.“东风”说的是?风向就是风的?(方向) 东在哪儿?(提示教室里的方位标贴)请大家指一指东在哪里? 5.1级指的是?(风力)多少级是对风力强度的一种表达 6.通过天气预报,我们知道:可以从风向和风力两个方面去描述风。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揭题) [设计意图:挖掘前概念和生活经验初步认识风力和风向两个名词。] 板块二、识别风向 1.风是“看不见”的,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怎么发现我们身边有风的? (感受到风、看见树叶在动、国旗在飘......) 2.你们提到的这些物体都有一个相同点,是什么呢?(轻、飘)我们可以借助轻、飘的物体来观察风。(出示图片(柳树、国旗等的动图) 3.你们看,老师手里有一条丝巾,我用电风扇来模拟大自然中的风,你们能告诉我现在的风向是什么吗?用手指一指,3秒钟时间思考,指了可不能换了哦! 4.你为什么指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