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5311412

浙教版七下2.6.3透镜和视觉 课件+教案(22张PPT)

日期:2024-04-30 科目:科学 类型:初中素材 查看:97次 大小:10057430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教版,七下,2.6.3,透镜,视觉,课件
    课题 透镜和视觉(3) 课时 第3课时 共3课时 核心素养 重点: 眼的结构和视觉形成 难点: 近视和远视的成因及矫正 教学目标 (一)科学观念 1.了解眼球的结构及各部分的功能,能说出视觉的形成过程。 2.了解近视眼、远视眼的成因,并知道近视和远视的矫正方法。 (二)科学思维 应用凸透镜模型解释人眼球的作用。 (三)探究实践 1.尝试用两条特殊光线画出凸透镜成像光路图,验证凸透镜成像规律。 2.尝试用凸透镜、凹透镜光路图解释近视和远视的矫正方法。 (四)态度责任 1.树立保护眼睛和用眼卫生的意识。 2.初步形成将科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的意识。 课前准备 《初中科学课程标准》学科核心概念(三)3.3声音与光的传播通过实验了解凸透镜成像特点,能解释相关问题,如近视眼、远视眼的成因,形成保护视力和用眼卫生的意识。 板书设计 教学过程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新课引入 眼睛 人类视觉上的限制 视力缺陷与矫正 温故而知新 凸透镜成像规律 请你尝试用两条特殊光线画出凸透镜成像光路图,验证凸透镜成像规律。 凸透镜成像规律在生产生活中有哪些应用? 放大镜、投影仪、照相机等。 多媒体展示课本P78图2-70 对着平面镜观察自己的眼睛,可以看见一圈有颜色的环形物,这是虹膜。虹膜中央的小孔叫做瞳孔,光线就是通过瞳孔进入眼睛的。 课本P79活动 小、较小、瞳孔 请你回顾照相机的成像原理。 利用凸透镜成像规律中,物距大于两倍焦距,像距在一倍焦距和两倍焦距之间,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眼睛的结构和功能 多媒体图片展示眼球的结构 实物展示眼球模型 读图并尝试说说眼睛的结构组成中,哪些结构跟眼球对光的偏折有关。 介绍眼睛的结构和功能 结构功能巩膜虹膜睫状肌视网膜视神经防水、晶状体、 玻璃体、角膜 多媒体展示课本P80图2-73 视觉的形成 眼球中的视网膜上有很多感光细胞(视觉感受器),能接受光的刺激,产生神经冲动传递信息。 结合感觉的形成学习,尝试说说视觉是怎么在大脑中形成的? 眼睛的工作原理:眼睛中的角膜、房水、晶状体和玻璃体共同作用,形成一个折光系统,折射后的光线在视网膜上形成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视网膜上有很多感光细胞,这些细胞受到光刺激后发出信息,信息沿着视神经传到大脑而形成视觉。即眼睛观察到物体的过程是光线———眼球折光系统———视网膜———视神经———大脑皮层视觉中枢。 你知道数码相机是如何拍清楚近物和远景的吗? 数码相机镜头有光圈环,可以通过调焦来拍摄近物和远景。 你知道数码相机的调焦改变的是什么吗? 多媒体展示 相机对焦、不合焦、合焦情况图 由于数码相机的镜头(透镜)焦距是固定的,并且数码相机成像屏也是固定不动的。所数码相机是通过调整透镜来改变透镜与成像面的距离,使得拍摄物成像清晰。(并不是同学们通常理解的改变透镜的焦距大小)。 眼睛的调节 眼睛通过调节睫状肌改变晶状体的形状,使我们能够看清远近不同的物体。 通过对凸透镜成像的特点的学习,结合图示,尝试说说看近处物体时,眼球是如何调节晶状体,使近物射来的光会聚在视网膜上的? (1)看近处物体时,睫状肌收缩,晶状体变厚,焦距变小,对光的折射能力变强,近处物体射来的光会聚在视网膜上,从而看清近处的物体。 通过对凸透镜成像的特点的学习,结合图示,尝试说说看远处物体时,眼球是如何调节晶状体,使近物射来的光会聚在视网膜上的? (2)看远处物体时,睫状肌放松,晶状体变薄,焦距变大,对光的折射能力变弱,远处物体射来的光会聚在视网膜上,从而看清远处的物体。 虽然我们能看到许多物体,但我们的视觉仍存在一定的限制,例如,太远或太近的物体,我们可能看不太清楚。 介绍 1.近点和远点 (1)远点:眼睛的调节是有限度的。眼部肌肉完全松弛时,晶状体表面弯曲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