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5318414

4.梅花魂教案

日期:2024-06-16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49次 大小:352452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梅花,教案
  • cover
4* 梅花魂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把握主要内容,体会作者选择几件事情来表明外祖父的思乡之情,感受情感的熏陶。 3、理解“梅花魂”的含义,感悟爱国之心。 4、培养学生阅读思考的习惯,学会从文中找到疑难问题并尝试自行解决。 教学重难点 1、把握主要内容,体会外祖父的情感。 2、读懂课文题目,了解梅花的品格。 3、理解“梅花魂”中“魂”的含义。 教学过程 一 赏梅入文,初探梅花魂 1、(板书:梅花)“梅兰竹菊”被誉为花中四君子,梅居首位。接下老师邀请大家一起来欣赏梅花的风姿! 2、看到这些梅花,你想到了哪些古诗词?指名学生反馈。 3、古往今来,多少人写梅来赞美梅花不畏严寒、坚忍不拔的品质。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个与梅花有关的动人故事。(板书:魂)齐读课题。 4、看到这个课题,大家有什么疑问吗?(生反馈)让我们带着这个问题,一起到课文中寻找答案吧! 二、 整体感知,再探梅花魂 1、请同学们轻声自由朗读课文,同桌交流,说说课文的大意。相机补充。 2、总结:课文是通过写外祖父三次落泪和对梅花的喜爱,向我们展现了一位远在异国的老华侨对祖国深深的眷恋之情。 三、品事入境,三探梅花魂 (一)探寻落泪缘由,感受浓浓乡愁。 1、男儿有泪不轻弹,只是未到伤心处。年迈的祖父在文中不止一次流下泪水,每一次落泪都让人为之动容。“请你找出文中描写了外祖父三次落泪相关的内容,自由地读一读,品一品”。让我们探寻外祖父落泪的原因。 2、反馈:师过渡。 课件出示1: 每当读到“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之类的句子,常会有一颗两颗冰凉的泪珠落在我的腮边、手背。 1)同学们,自由读一读这些诗句,把你喜欢的多读几遍。你们体会到什么?(这都是写思乡的诗) 2)原来啊,这些诗句触动了外祖父思念祖国的感情,这是思乡的泪。请你把这诗里的思乡情读出来。 3)这些诗中,你认为那里最能体现外祖父对家乡最浓的思念?(反馈:每逢佳节倍思亲)。请你读一读,把这份无限的思念读出来。 4)其中老师最喜欢“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它用细腻的笔触把外祖父对家乡辗转难眠的思念写得淋漓尽致。哪位同学愿意来读一读这种细腻 、铭心的思念。念啊、愁啊,你们再来(生再读)。 5)花败了有再开的时候,春去了有再来的时候,但是漂泊异乡的外祖父却不能再回来,他在问:(反馈: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他再问(反馈: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 3、王孙归得了吗?(王孙归不了啊)我们只看到了外祖父脸上挂着的冰凉的泪珠。第二次、第三此落泪在哪? 1)生反馈 课件出示2: 我跑进外祖父的书房,老人正躺在藤沙发上。我说:“外公,您也回祖国去吧!”想不到外祖父竟像小孩子一样,呜呜呜地哭了起来…… 2)是什么原因让一个老人哭得像一个孩子?(反馈:因为外祖父年纪大了,不能回到自己的家乡,所以忍不住呜呜地哭了起来) 4、又是思乡泪,那第三次也是的吗? 1)生反馈 课件出示3: 想不到眼含泪水的外祖父也随着上了船,递给我一块手绢———一色雪白的细亚麻布上绣着血 色的梅花。 2)分离的时候还是到了,外祖父眼含泪水,是舍不得亲人的离开?(全班反馈),此时此刻外祖父留下的又是思乡的泪。 5、总结:所以每当外祖父读到思乡的诗句“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这类句子时会留下思乡的泪。”师生合作读一读字里行间外祖父那浓浓的思乡情(师前句生后句)(板书:思乡) (二)、感知祖父爱梅。 1、是啊,所谓叶落归根,年纪越大,情感越浓。三次落泪,我们感受到外祖父思乡的痛。于是,外祖父将浓浓的思乡情寄托在梅花上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