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课题:活动2 计算机硬件组成 (第二课时) 备课教师:唐志康 授课年级: 七年级 教材分析 本活动是人民教育-出卷网-七年级信息技术上册第三章 计算机系统初步 活动2 计算机硬件组成的教学内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学习计算机的硬件分类。为学习计算机软件系统做准备。 学情分析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学生已经了解了计算机的发展历程;理解智能终端的概念;了解了智能终端的特点。所以本节课学习计算机的硬件分类就比较容易了。 设计思路 1.导入:通过回顾旧知,激发学生学习本课的兴趣。 2.展开:首先引导学生认识输入设备;接着引导学生认识输出设备;接下来,引导学生了解存储器;然后引导学生了解运算器与控制器;再接下来,引导学生学习、了解其他部件;最后引导学生进行实践操作,完成用《鲁大师》软件测试计算机的性能。 3.结束:引导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归纳、小结,布置作业结束。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网络教室软件、课件等。 学生准备:课堂笔记本;初读课文,预习课文第88———95页的课文内容。 课时安排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计算机的硬件系统及其功能;认识计算机是处理信息的主要工具。 过程与方法:通过教师讲解、实践活动与合作学习,积极参与计算机的硬件分类的探索。理解计算机的硬件系统及其功能。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了解计算机的硬件组成;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课时重点 计算机的硬件分类。 课时难点 用“鲁大师”测试显示器及计算机的性能;理解运算器与控制器的功能。 教学方法 讲解法、演示法、实践操作法等。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知识回顾 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计算机的发展经历了那些阶段? 计算机的硬件发展经历了哪几代? 什么是智能终端?智能终端有哪些特点? 今天我们继续来研究“计算机硬件组成”。 学生积极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并进行回答。 通过回顾旧知,激发学生学习新课的积极性。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新知探究 计算机的硬件分类: 计算机从硬件上分为:台式计算机和笔记本计算机两类。 台式计算机的部件有:显示器、主机、键盘、鼠标、扬声器等。 输入设备。 把外部信息输入计算机的设备就是输入设备。 输出设备。 把计算及内部的电信号转换 成文字、声音、图像等各种人能识别的形式并展示出来的设备就是输出设备。主要有显示器、打印机、扬声器等。 存储器。 存储器是计算机中的记忆设 备,用来存储软件(程序)、输入的数据、中间运行结果和最终运行结果等信息。存储器主要分为内存储器和外存储器两种。 4.运算器与控制器。 运算器具有使计算机进行算术运算与逻辑运算的功能。 控制器负责指挥计算机各组成部分有步骤地协调工作。 5.其他部件 计算机中还有一些部件不易 按功能划分类型。例如声卡,它既可以采集外部的声音信号并把信号输入计算机中,又能将处理后的信号通过扬声器反馈给使用者,具有输入、输出的双重功能。 了解计算机的硬件分类。 学生了解计算机的硬件分类。 让学生了解计算机的硬件分类。 通过学习,了解计算机的硬件分类。 实践操作 1.用“鲁大师”测试显示器。 2.查看计算器的内存容量。 学生动手进行实 践操作。 培养学生的动 手实践操作能力。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 哪些是计算机的输入设备? 哪些是计算机的输出设? 你还有哪些困惑? 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对知识内容进行归纳、总结。 对本节所学内容进行归纳、小结,回顾所学知识。 作业设计 完成课本第95页思考与练习3、4、5题。 学生实践操作完成作业。 通过作业,巩固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 板书设计 活动2 计算机硬件组成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