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5414585

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册期中专项复习 13.文言文阅读 试卷(含答案解析)

日期:2024-06-20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95次 大小:92742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册,期中,专项
  • cover
文言文 学校:_____姓名:_____班级:_____考号:_____ 一、课内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 小石潭记 柳宗元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1.解释下面语句中的加点词语。 (1) 水尤清冽( ) (2)佁然不动( ) (3) 悄怆幽邃( ) (4)日光下澈 ( )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2)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3.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 A.“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伐竹取道,下见小潭”交代了作者的游踪。 B.“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写出了作者为“石潭”命名的缘由及近岸石头的千态万状。 C.“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只写了鱼儿自由游弋的情态。 D.第①②段分别写了作者发现石潭之乐和观鱼之乐。 4.第④段画线句流露出作者怎样的心情?并说说作者产生这种心情的原因。 二、课外阅读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大龙湫①记 李孝光 大德七年秋八月,予尝从老先生来观大龙湫。苦雨积日夜,是日,大风起西北,见日出。湫水方大,入谷,未到五里余,闻大声转出谷中,从者心掉。望见西北立石,作人俯势,又如大楹。行过二百步,乃见更作两股相倚立;更进百数步,又如树大屏风。而其颠谽谺②,犹蟹两螯,时一动摇,行者兀兀③不可入。转缘南山趾,稍北,回视如树圭④。又折而入东崦,则仰见大水从天上堕地,不挂著四壁,或盘桓久不下,忽进落如震霆。东岩趾有诺讵那庵,相去五六步,山风横射,水飞著人。走入庵避,余沫进入屋,犹如暴雨至。水下捣大潭,轰然万人鼓也。人相持语,但见张口不闻作声,则相顾大笑。先生曰:“壮哉!吾行天下,未见如此瀑布也。” 是后,予一岁或一至。至,常以九月;十月则皆水缩,不能如向所见。今年冬又大旱,客入,到庵外石矼⑤上,渐闻有水声。乃缘石矼下,出乱石间,始见瀑布垂,勃勃如苍烟,乍小乍大,鸣渐壮急,水落潭上洼石,石被激射,反红如丹砂。石间无秋毫土气,产木宜瘠,反碧,滑如翠羽凫毛。潭中鱼可廿许头,闻转石声,洋洋远去,闲暇回缓,如避世士然。家僮方置大瓶石旁,仰接瀑水,水忽舞向人,又益壮一倍,不可复得瓶,乃解衣脱帽著石上,相持扼孥⑥,欲争取之,因大呼笑。西南石壁上,黄猿数十,闻声,皆自惊扰,挽崖端偃木牵连下,窥人而啼。纵观久之,行出瑞鹿院前———今为瑞鹿寺。日已入,苍林积叶,前行,人迷不得路,独见明月宛宛如故人。老先生谓南山公也。 【注】①大龙湫:瀑布名。浙江乐清县雁荡山。②谽谺(hān xiā):山深貌。这里指山高险。③兀兀:心神紧张的样子。④圭:古代帝王、诸侯在举行朝会、祭祀的典礼时拿的一种玉器。⑤矼:桥。⑥孥:坚固,牢固。 5.请用斜线“/”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共两处)。 予 尝 从 老 先 生 来 观 大 龙 湫 6.请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1)转缘南山趾,稍北( ) (2)不能如向所见( ) (3)乃缘石矼下 ( ) (4)潭中鱼可廿许头( ) 7.请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线句的意思。 行过二百步,乃见更作两股相倚立。 8.先生曰:“壮哉!吾行天下,未见如此瀑布也。”大龙湫瀑布“壮”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