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5432982

【新课标】人教版九下第五单元第1课时《回声》《母女夜话》《同一首歌》课件+素材

日期:2024-05-20 科目:音乐 类型:初中素材 查看:68次 大小:300206237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课件,同一首歌,母女夜话,回声,1课时,新课标
    (课件网) 《回声》《母女夜话》 《同一首歌》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回声》《母女夜话》,聆听两种不同类型的“对话”,体会音乐的延续性和创新性。 2、运用模唱旋律、听辨乐器音色的方法,了解复调的创作手法。 3、(1)了解文艺复兴时期音乐的风格特点。 (2)初步了解复调的创作手法 (3)初步了解现代音乐的风格特点。 新知导入 欣赏这两部作品视频,分别属于哪一音乐历史时期? 古典主义时期 浪漫主义时期 《回声》 新知讲解 聆听歌曲, 作品运用了哪些创作技法?回声是如何营造出来的? 复调技法(卡农) 《回声》 新知讲解 教师:用较强的力度演唱女高音第一声部, 学生:尝试用较弱的力度演唱女高音第二声部 《回声》 新知讲解 《回声》是一首八声部(双重四声部)无伴奏混声合唱,创作于16世纪下半叶文艺复兴时期,是拉索作品中最为人们熟知的一首声乐作品。这首歌曲虽然具有相当的演唱难度,但是演出效果很好,所以很多合唱团都非常喜欢演唱这首歌曲。这首歌曲是拉索用意大利威尼斯特有的双重四部合唱形式创作的。同时,作曲家运用卡农的创作手法,模拟山谷中奇妙的回声效果,音乐形象极为生动,使人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感受到与大自然对话的快乐,内心无比舒畅、愉快。 《回声》 新知讲解 拉索的音乐有何特点? 拉索的作品,标志着16世纪尼德兰乐派创作的高峰。他继承以往的成就,广泛吸收法国、德国的“歌谣”和意大利的“牧歌”,大胆运用变音、半音,把笑声、鸟声引人宗教作品。他的作品通俗风趣,生动地描绘了日常生活情景。无伴奏合唱《回声》,以简洁而巧妙的手法,使这首歌曲既达到了模仿回声的效果,又表达了明朗乐观的情绪,直到今天仍深受世界人民的喜爱。 《母女夜话》 新知讲解 交响音诗《纳西一奇》突出一个“奇”字,既刻画了不同的民族性格,又表现了珍贵的民族文化,特别是音乐文化的特色。交响音诗《纳西一奇》由我国当代作曲家朱践耳完成于1984年春,同年在第十一届“上海之春”音乐舞蹈节期间,由黄贻钧指挥上海交响乐团首演。这部作品以云南纳西族的口弦音乐曲调为基本素材,共有四个乐章,分别是《铜盆滴漏》《蜜蜂过江》《母女夜话》《狗追马鹿》。第三乐章《母女夜话》,音乐柔美、抒情。全曲分为四个段落,运用调性布局的变化推动音乐的展开。 《母女夜话》 新知讲解 完整聆听作品,看谱聆听乐曲并思考: 作曲家是怎样表现母女二人两种不同思想的交流的 尝试听辨代表母亲与女儿形象的主奏乐器。 《母女夜话》 新知讲解 《母女夜话》 新知讲解 主奏乐器:大提琴 《母女夜话》 新知讲解 主奏乐器:小提琴 《母女夜话》 新知讲解 这首作品由两条主题线索构成,作曲家以母女对话的形式进行创作,从倾诉到出现分歧,运用了复调的技法,在出现分歧时两条主题线索由两种乐器并列出现,似乎是对话中的分歧。 《母女夜话》 新知讲解 欣赏《纳西一奇》, 有什么特别的感受? 《母女夜话》 新知讲解 纳西族(Naxi minority)是中国56个民族之一,为云南特有民族之一,绝大部分居住在滇西北的丽江市,其余分布在云南其他县市和四川盐源、盐边、木里等县,也有少数分布在西藏芒康县。 纳西族在艺术方面独树一帜,其诗文、绘画、雕塑、乐舞艺术名扬古今中外。 《母女夜话》 新知讲解 朱践耳(1922年10月18日-2017年8月15日 ),男,汉族,本名朱荣实,字朴臣,作曲家,音乐家,中学时代曾自学钢琴,作曲。1945 年加入新四军苏中军区前线剧团。1947年担任华东军区文工团乐队队长兼指挥。建国后在上海、北京等电影制片厂任作曲。1949年起担任过上影、北影、新影、上海歌剧院、上海交响乐团等处专职作曲。1955年赴苏联入莫斯科柴科夫斯基音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