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5446760

苏少版四年级下册教案《森林水车》

日期:2024-06-16 科目:音乐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73次 大小:89769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苏少版,四年级,下册,教案,森林水车
  • cover
第二课时 月 日 总第 课时 欣赏《森林水车》 教学目标 1.听赏乐曲《森林水车》,感受乐曲主部与插部不同的音乐形象。 2.能记忆乐曲主部主题,并用自己的方式表现乐曲的结构图式。 3.能运用不同的方式表现乐曲。 教学重、难点 1.聆听乐曲,用自己的方式表现乐曲的结构图式。 2.教师启发学生,用自己的方式表现乐曲。 教材分析 这是德国作曲家艾伦贝格创作的名曲,与《在钟表店里》《森林中的铁匠》并列为三首著名的描绘性的标题乐曲,音乐形象鲜明生动,描绘了森林景色和森林中水车转动声及人们欢乐的心情,深受世界各国人民喜爱。 乐曲采用回旋曲式,曲式结构为: “序曲 A(主部)B(插部一)A C(插部二)A 结尾” 教学过程(一份供任课教师参考的完整教案) 一、导入部分 1.教师以水车图片及乐曲前奏中的水车音响引入乐曲《森林水车》。 2.如果班里有农村的学生,可请他们介绍水车的作用。 二、听赏乐曲主部主题A 1.播放乐曲《森林水车》主部主题A,学生感受主题音乐形象,边听边看曲谱(黑板或投影上有主题曲谱)。 教师提问: (1)主题A的节奏是舒缓的还是密集的?(比较密集) (2)主题A是由什么乐器主奏的?(小提琴) 2.再次播放乐曲《森林水车》主部主题A,并提问:主题A表现了什么样的情景? 学生根据自己的想象自由回答。 3. 再次播放乐曲《森林水车》主部主题A,要求学生进一步熟悉主题旋律。 三、欣赏乐曲 1.初次完整聆听乐曲。 完整播放《森林水车》乐曲,并提问:主题A在乐曲中出现了几次?(三次) 乐曲《森林水车》中,主题A在乐曲中出现了三次。除主题A外,乐曲还有序奏、两个插部(分别用B、C来表示)和一个尾声构成。下面我们先听序奏部分。 2.听赏乐曲序奏。 播放乐曲《森林水车》序奏部分,学生感受音乐形象,边听边看曲谱。 教师提问: (1)师:序奏部分穿插了什么音响? 生:小鸟的鸣叫。 (2)师:序奏部分的节拍是几拍子?序奏部分的节奏是舒缓的还是密集的? 生:八六拍、舒缓的。 (3)师:你联想到什么景象? 3.听赏插部B。 播放《森林水车》插部B并提问: (1)师:插部B是由什么乐器主奏的?(生:长笛) (2)师:你联想到什么景象? 4.听赏插部C。 播放《森林水车》插部c并提问: (1)师:插部C是由什么乐器主奏的?(生:木管与弦乐) (2)师:你联想到什么景象? 5.再次完整听赏乐曲。 播放《森林水车》。乐曲播放结束,教师请学生用自己的方式表现乐曲的结构(可以用颜色、图式等方式)。 用图式表示,可以有多种方案,但教师应注意:主部主题A应该用同样的符号或标记来表示,而插部B、C应该用不同的图式来表示。序奏和尾声也各不相同。如: …… □ ○ □ △ □ ≈ 用颜色来表示乐曲的结构,道理与用图式表示相同。主部主题A应该用相同的颜色,而插部B、C应该用不同的颜色来表示。 乐曲为回旋曲式,正确的曲式结构为: 序奏 A(主部主题) B(插部一) A C(插部二) A 尾声 学生运用自己的方式表现乐曲的结构,只要结构形式与上相同,就是正确的。 四、表现乐曲 1.教师将学生分成四个组,每个组积极开动脑筋,分别用不同的方式表现乐曲序奏、主部主题A、插部B、插部C四个部分。 学生按照分组,分别讨论。 2.分组汇报(以下分组供参考)。 (1)第一组(序奏):用竖笛吹奏序奏部分。 (2)第二组(主部主题A):模仿水车运转动作。 (3)第三组(插部B):女生的舞蹈。 (4)第四组(插部C):打击乐器伴奏。 如果教师、学生能力较强,第四组也可由男生、女生舞蹈来表现:当木管乐器组演奏时,男生舞蹈;当弦乐组演奏时,女生舞蹈,好似男生、女生欢乐地对话。 随音乐完整表现乐曲。 注意: ①因乐曲序奏部分是G调,如果用C调竖笛吹奏,与乐曲调高不符。故乐曲序奏部分,教师不播放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