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5450019

3.《人生的境界》教学设计 2022-2023学年高教版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下册

日期:2025-05-23 科目:语文 类型:教案 查看:75次 大小:1811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人生的境界,教学设计,2022-2023,学年,高教,中职
  • cover
课 型 新授 教具、资料 多媒体、板书 课 题 人生的境界 教 学 目 标 要 求 知识 与 技能 能理清文章思路,准确概括大意;能较为详细地说出文中关键语句的含义,并深入探究;能简单说说学者散文(随笔)的写作特点:思路明晰、内容丰富、概括性强、抽象性高、说理简明、语言平实。 过程 与 方法 体验哲学的基本问题,能简单解释为什么哲学是对于人生的世界的基本问题的规律的探索;通过模拟辩论的方法探讨现实生活中的情况,能准确分析出生活中的各种现象属于作者讲的何种境界;通过小组研讨,能够针对如何达到道德境界乃至天地境界提出自己的观点。 情感 态度 价值观 引导学生科学思考哲学和人生的思想境界对于现实生活的意义,陶冶学生对于更崇高精神境界的追求;引导学生对于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深入思考,养成思辨的习惯。 教材 分析 重点 联系现实生活解读哲学的几个基本问题;联系实际和文学等作品中大家熟悉的人物形象体会人生四种境界。 难点 延伸不同思想学派的哲学观点对于人生境界的不同理解和阐述;在阅读理解的基础上,深化并丰富对人生境界的思考和追求。 关键 探讨现实生活中的情况,培养学生思辨地思考问题的反方式。 板 书 设 计 人生的境界 冯友兰 冯友兰人生的四个境界: 人生境界 哲学任务 宇宙 宇宙意义 天地境界 圣人 教人了解宇宙 ↑ 社会 道德意义 道德境界 贤人 授人道德原理 ↑ 自己 功利意义 功利境界 俗人 ↑ 没有意义 自然境界 纯人 课 后 小 结 学生初读哲学论文,一般会为哲学的深奥玄妙望而生畏。于是,我采用了激趣式导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消除畏难心理,引发学生对人生及人生境界的思考。为了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我还采用了质疑和小组研讨的方法,引导学生进行重点解读,启发学生思考人生的境界。最终师生得出共同的结论:崇高寓于平凡,平凡蕴含崇高;追求崇高要从平凡甚至琐屑的事情开始做起,崇高的境界往往体现于日常细节之中;一个没有权势和财富的人可以是圣人,而一个居高位者或巨富者也可能是一个渺小之人。 教 学 过 程 教 学 环 节 教师讲授、指导(主导)内容 学生学习、 操作(主体)活动 时间 分配 课堂 导入 拓展 延伸 整体 感知 深入 思考 小组 研讨 课堂 总结 课后 作业 一、提出几个问题,引出关于人生境界的思考。 (1)哲学是什么?哲学的任务是什么? 结合疯了的欧阳锋的话:“我是谁?”“欧阳锋是谁?”“我在哪里?”“我为什么会在这里?”探讨哲学的基本任务。 (2)提出佛家禅宗的境界说以及王国维诗家的三境界引出冯友兰人生的四个境界。 (3)阅读课文。 (4)抓出全文的主旨句和关键词,理清思路和层次。 (5)冯先生认为哲学的任务是什么?(提高人的精神境界) (6)冯先生认为人生有哪几个境界?(自然、功利、道德、天地四个境界)四个境界分别是什么意思?他们有什么样的特点和区别? (7)冯先生认为人生境界的划分依据是什么?(觉解程度) (8)冯先生认为什么是觉解?(对于自己所做的事情的意义的理解)(举同是喝水但喝出不同境界的例子) (9)小结。总结哲学的任务,人生境界的不同,以及人生境界划分的依据。 二、再一次系统地阐述四种不同的人生境界的不同在与觉解程度的不同,明确四种境界下究竟有那四种不同程度的觉解。 (1)再次指出人生境界的不同在于觉解程度的不同。 (2)自然境界的实例:放羊娃、以砌墙为砌墙的工人。之所以为自然境界是因其按着本能或生活习惯做事,对自己所做的事情没有觉解或觉解程度不高。 (3)功利境界的实例(太多了)。其觉解程度:意识到自己的得失,一心利己,不管是否利人。评价项羽和刘邦境界是否相同,思考冯先生的分类标准是否有不甚科学的地方。 (4)道德境界的实例(孔子、雷锋、杜甫、周恩来等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