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5467987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1.2《我们有精神》 教案

日期:2024-06-16 科目:政治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93次 大小:14229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编版,道德,法治,一年级,下册,我们有精神
  • cover
《我们有精神》教学设计详案 适用教材版本: 统编版小学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一单元第二课 教学目标: 1、学生能够理解精神的概念和种类,了解精神的重要性和作用。 2、学生能够认识到自己的精神,如诚实、勇敢、团结等,并能在日常生活中表现出这些精神。 3、学生能够通过学习和交流,增进对团队合作的认识,提高团队意识和协作能力。 教学重点: 1、精神的概念和种类。 2、学生自我认识和提高精神素质。 教学难点: 1、如何让学生理解和体验精神。 2、如何促进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能力。 学情背景: 该教案适用于小学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一单元第二课《我们有精神》的教学。该单元主要介绍了一些普遍的精神,如助人为乐、友善、正义、勤劳等,旨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他们的道德素养和综合素质。 教材分析: 本课是小学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一单元第二课《我们有精神》。该课程主要介绍了精神的定义、种类和作用,引导学生认识自己身上存在的好的品质和精神,并且让学生理解在日常生活中如何表现这些精神,特别是在团队合作中表现出来的团队精神。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教案、课件、实物等。 学生准备:学习用品。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第一步:老师向学生介绍今天的主题———我们有精神”。 第二步:老师出示一些代表精神的图片或实物,让学生说出它们的名称和特点。 设计意图:通过简单的导入,引起学生对主题的关注和兴趣,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参与欲望。 (老师可以通过一些图片、故事、问题等方式,引导学生了解“精神”的概念和作用,如:“你们知道什么是精神吗?你们身上有哪些好的品质和精神?”) 二、讲授(20分钟) 1、精神的概念和种类。 (1)通过讲解、图片、视频等多种方式,让学生了解精神的概念和种类。 (2)引导学生思考,让学生说出自己认为的好品质,如诚实、勇敢、团结等。 2、学生自我认识和提高精神素质。 (1)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精神,如诚实、勇敢、团结等,并让学生说出自己的感受。 (2)通过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等方式,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表现出这些精神。 设计意图:通过讲授,让学生了解精神的种类、表现形式和作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老师可以以幻灯片、实物展示等方式,介绍不同的精神及其表现形式,让学生了解它们的作用和意义。比如,老师可以用图片或者视频展示助人为乐、友善、正义、勤劳等精神的表现形式,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这些精神的意义。) 三、活动(10分钟) 小组合作活动:让学生分成小组,完成一个任务,如搭建一个高楼大厦或者解决一个难题,鼓励学生团队合作,培养学生协作能力和团队精神。 设计意图:通过小组合作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团队合作和协作能力的重要性,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提升。 (老师可以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要求学生在小组内共同讨论和总结,哪些精神在团队合作中尤为重要,并通过小组展示的方式分享自己的理解和体会。此外,老师还可以通过小组游戏、角色扮演等方式,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和感受团队合作的乐趣和挑战。) 学生展示活动成果,并进行总结。 设计意图:通过总结和反思,让学生深入理解课程内容,加深对精神和团队合作的认识和理解,为今后的生活和学习打下基础。 (老师可以邀请几个学生分享自己在小组活动中的收获和体会,以及对精神和团队合作的认识和理解,让其他学生进行点评和反馈。同时,老师也可以对本课所学的精神和团队合作的意义进行总结和回顾,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和反思。) 四、作业布置(5分钟) 让学生完成一份思考题,如“你认为什么是一个好的团队合作的标准?”,并在下节课上进行讨论。 布置一篇作文,要求学生描述一下自己的精神,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表现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