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学主题 第6课 学会谦让 执教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通过情境故事、游戏活动,了解谦让的实际含义,知道同学之间要互相谦让。 技能方法目标:通过游戏互动,学会在好处和方便面前想着别人,增强谦让的意识。 情感态度目标:通过游戏体验谦让的友善感,体会当自己谦让别人时的愉悦心情,别人谦让自己时,也有得到关注的满足感。 教学重点 了解谦让的实际含义,知道同学之间要互相谦让。 教学难点 体会当自己谦让别人时的愉悦心情,别人谦让自己时,也有得到关注的满足感。 教学准备 1.事先请2名同学准备表演情境故事。 2.制作多媒体课件。 活 动 过 程 课堂设计 修改案 1.热身导入(5分钟)。 (1)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心理健康教育第6课《学会谦让》。 (2)你知道什么叫谦让吗?我们来看几个情境剧。 (3)同学在表演时,有几个字不断出现,你知道是什么吗? (4)“请你先”说明什么? (5)小朋友们,你们有过这样的体验吗?(学生自由发言) (6)小结:让别人先,就是谦让。 【设计意图】为学生提供自主交流的空间,在交流中引发对谦让的关注与思考。 2.体验活动(10分钟)。 (1)我们来玩一个游戏“过独木桥”。看,每张桌子底下画了2条线,当作独木桥。2名同学为一组,分别站在桥的两端,在老师发令后, 相向而行,通过独木桥,安全到达河对岸的那一组为赢。 (2)你们成功了吗?成功了的人给自己一些掌声。 (3)过桥前你怎么想的?过桥的时候,你又是怎么想的呢? (4)小朋友们,谁能告诉我,这个游戏怎样才能赢呢? (5)为何要谦让?互相挤挤,行不行呢? (6)小结:如果做事的时候,我们都只考虑自己, 那么不但会引起矛盾,还会影响同学之间的友谊,更不利于事情的完成。 【设计意图】精心设计引导性问题,激活学生原有的经验,逐步体会出谦让的重要,总结出不谦让会产生的后果。在有切身体会之后,学生都会试着谦让。 3.主题探究(5分钟)。 (1)小朋友们,请看课本上的图。如果你是图中的主人公,你会怎么办? (2)学生汇报自己的想法(答案不一,有理即可)。 我会让爷爷看,因为尊敬老人是美德。 我会换个房间看看电视,这样大家都以看。 我会让爷爷看,我去玩游戏,大家都快乐。 我会让同学先看,自己换本书。 我会和同学一起看,一起分享。 我会去再找一本,图书馆里的书多着呢。 (3)小结:遇到争执时明智地退让一步.我们便会发现很多误会和矛盾,都是可以避免的。【设计意图】利用生活中常见的情境,帮助学生调动已有经验,学会谦让,避免矛盾的发生。4.总结回顾(5分钟)。 (1)我们看了情境表演,玩了游戏,大家发现谦让在生活中很重要。 (2)听了你们说的,老师想到了几句话,谁给我们读读课本上的儿歌? (3)这几句话告诉我们什么? (4)小结:谦让,使人心平气和,能减少矛盾的发生。谦让是一件自觉、自愿的行为,我们要从小养成这个习惯,一个微笑、一句谦语都能让人倍感温暖。 【设计意图】通过讨论式的学习方式。使学生自主体会,感悟道理,从而引申到生活中都要学会谦让,互敬互让,世界才会更美好。 课后延展 5.课外拓展(5分钟)。 (1)小朋友们,在生活中留心观察,你会发现很多地方都有宣传谦让的标志,如公交车上有“爱心专座”的字样,这就是在提示我们要谦让,给老、弱、病、残、孕人士让座。 (2)课后,大家和爸爸妈妈一起去公共场所,找找表示谦让的标志。下节课我们来分享。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到生活中去体验,明确谦让是中华美德,社会需要它,我们需要它。 板书设计 第6课 学会谦让 让别人先 分享 课堂观察 教学反思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