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安静地聆听音乐,并知道在什么场合下要唱、奏国歌,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感情。 2、熟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了解、接受),感受人声和器乐不同的音色。 学情分析 一年级新生从整体的水平看相差不是特别明显,对歌曲的接受能力和音乐表现能力方面学生相对可以,大部分学生比较好动,思维的跳跃性较大,不能自律,因此在教学中还是要加强常规教学,这样才能保证教学的顺利进行。 重点难点 重点:能安静地听音乐,知道在什么场合下,唱、奏国歌。 难点:课前收集资料及感受人声和器乐不同的音色。 教学过程 一、检查课前作业,反馈交流 1、分小组展示有关我国国旗、国歌的资料,如文字、图片、音像等。 2、师生交流并小结。 (我国国旗是五星红旗,国歌原名《义勇军进行曲》) 二、引入新课 1、师:国歌代表着一个国家的尊严,反映该国家人民的精神风貌。因此,在唱、奏国歌时一定要起立。面部表情要庄重、肃穆,身体不能乱动。 2、请学生起立,播放《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录音,让学生完整地听赏一遍。 (比一比,看谁做得最好) 三、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1、师:在什么场合、情景下唱、奏国歌 生答:~~~~ 师板书 2、播放有关唱、奏国歌的视频及有关图片,再请一至两位学生补充。 3、各小组进行小结。 4、师介绍国歌的来历,并听齐唱和铜管乐演奏的国歌,使学生感受人 声与乐器的不同音色。 (1)《义勇军进行曲》的创作背景:作于1935年,影片《风云儿女》主题歌。田汉在完成影片故事后即遭反动派逮捕,歌词是他写在一张包香烟的锡纸衬底上的。聂耳在谱曲前,也因受反动派迫害即将离国,在去日本前写成初稿,到日本后不久就把歌谱完成寄回。这首歌在影片中一唱出,立刻产生巨大影响。在中国人民争取自由解放的革命斗争中起过巨大的鼓舞作用。 (2)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经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决议,将它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5、启发学生简单谈谈,用乐器演奏和人声演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给他们的不同感受。 乐器演奏:号角式的音调像一个冲锋号,激励着我们向前进,象征着中国人民百折不挠、勇往直前的伟大精神。 人声演唱:歌曲开始时,似在热情奔放地召唤人民奋起战斗;多次的“前进”重复,给人以坚定不移、势不可挡之感。 四、拓展延伸 1、播放奏国歌、升国旗的画面,让学生知道奏国歌、升国旗的联系。 2、游戏:模拟升旗仪式的场景。(比一比,看谁做得最好) 五、课堂总结 通过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学习,我们进一步了解国旗、国歌是我们伟大祖国的象征,雄壮嘹亮的国歌声给我们力量,催我们奋进,在21世纪,我们要高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奋勇前进。我们要捍卫她,现在我们要发奋学习,掌握更多的本领,将来把祖国建设得更繁荣、更昌盛、更富强。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