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5516386

高中地理二轮复习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相关的地理事项专项训练(word版,含答案及详解)

日期:2024-06-03 科目:地理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54次 大小:472576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地理,高中,详解,答案,word,专项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专项训练10 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相关的地理事象 一、选择题 (2022·古田高三模拟)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强调“挖掘农业碳汇潜力,推进农业纳入全国碳市场”。农业生产中的碳排放主要来自化肥、地膜等农资使用和能源消耗、畜牧养殖和秸秆燃烧等环节;碳汇主要来自植物光合作用、秸秆还田等植物和土壤固碳。下表为黄土高原区不同农业生产模式碳效应对比数据。据此完成1~2 题。 农业生产模式 具体生产形式 亩均碳排放量/吨 亩均净碳汇量/吨 种养复合传统生产模式 粮食作物+家禽家畜 0.131 0.195 设施作物复种模式 蔬菜/瓜果类轮作(多茬) 0.587 -0.194 农林牧立体生产模式 粮食作物/家禽家畜+经济林园 0.141 0.130 设施养殖循环生产模式 (粮食作物/作物秸秆/饲草)→(家禽家畜+沼气技术)→粮食作物 0.206 0.253 说明:净碳汇量常用碳汇量与碳排放量之间的差值来衡量 1.推测设施作物复种模式的碳排放主要来源于(  ) A.畜牧养殖 B.地膜大量使用 C.秸秆燃烧 D.农业机械耗能 2.从发展低碳农业的角度,黄土高原区退耕还林农户适宜发展的生产模式是(  ) A.种养复合传统生产模式 B.设施作物复种模式 C.农林牧立体生产模式 D.设施养殖循环生产模式 (2022·黄冈中学模拟)“养耕共生”模式是利用养耕共生系统技术建立起来的一种新型都市农业生产形式,适用于城市屋顶、阳台、地面庭院等地方,产品自给或在邻里市场销售。近些年来,以色列在城市推广“养耕共生”模式,促进了绿色科技型都市农业的发展。下图示意养耕共生系统运作原理。据此完成3~5题。 3.关于“养耕共生”模式的农业生产过程,下列描述不正确的是(  ) A.微生物分解之后产生的剩余营养物处理之后用于果蔬栽培 B.微生物分解之后产生的水经过净化处理之后用于渔业养殖 C.物质和能量在养耕共生系统内自动循环,不需要消耗能源 D.水耕栽培和水产养殖相互联系、相互促进,是新兴生态农业 4.以色列在城市采用“养耕共生”模式的原因有(  ) ①降水稀少,淡水缺乏 ②荒漠广布,耕地有限 ③科技发达,资金充足 ④城市人口比重大,对于农产品的需求量大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5.在我国西北地区城市大力推广“养耕共生”模式面临的困难有(  ) A.西北地区荒漠广布,可耕地面积较小 B.西北地区基础设施差,能源供应严重不足 C.西北地区人口规模小,农产品的需求量小 D.西北地区气候干旱,淡水资源非常有限 (2022·三明高三模拟)“绿电”即绿色电力,是指通过零二氧化碳排放(或趋近于零二氧化碳排放)的生产过程得到的电力。2022年北京冬奥会首次实现了奥运历史上全部场馆100%绿色电能供应。据此完成6~8题。 6.北京冬奥会实现全部场馆100%“绿电”,主要得益于(  ) A.政策支持 B.技术支撑 C.资源禀赋 D.市场需求 7.北京冬奥会举办期间使用的“绿电”主要是(  ) A.水电和风电 B.水电和光电 C.风电和核电 D.风电和光电 8.北京冬奥会使用“绿电”的主要意义包括(  ) ①加快能源清洁低碳转型发展 ②改变火电在电力生产结构中的主导地位 ③助力首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 ④加快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022·绍兴高三模拟)下图为我国内蒙古某地用当地盐碱水和闲置果蔬温室大棚进行室内养虾的模式图。据此完成9~10题。 9.按单位面积土地投入多少分类,该地农业类型是(  ) A.商品性农业 B.生态农业 C.集约型农业 D.混合农业 10.该养殖模式对当地农业生产的影响有(  ) ①提高养殖产量 ②增大水资源的压力 ③优化农业结构 ④降低生产成本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2022·大连模拟)水、能源、粮食联系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