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5547533

小学道德与法治 四年级上册4.11变废为宝有妙招 第二课时 教案(表格式)

日期:2024-06-01 科目:政治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37次 大小:4953007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小学,妙招,格式,教案,课时,第二
  • cover
《变废为宝有妙招》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1.认识垃圾分类、回收、循环再利用的意义。 2.初步学习“垃圾分类”有关知识。 3.学会有创意地节约资源和再利用资源。 二、教学重难点:认识垃圾分类、回收、循环再利用的意义。 三、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课程导入(4分钟) (一)展示学习目标 (二)视频导入 1.展示视频《零垃圾———80后女孩的减法生活》。 2.思考分享:你了解零垃圾的生活方式吗?你怎么看待视频中女孩的做法? 3.过渡:是的,在我们的生产生活中,垃圾的产生不可避免。怎样才能减少垃圾产生,减轻垃圾对环境的污染,减少对资源的浪费呢? 整体了解所学内容 观看视频,思考讨论,跟着老师的问题进行学习。 明确本节课内容所需要掌握的内容点在哪里。 通过视频的形式,呈现80后女孩的零垃圾生活,引导学生进行思考,通过问题探究自然进入学习。 探究新知 (一)减少垃圾(6分钟) 1.活动一:垃圾“瘦身”大讨论 (1)提出问题:说说怎样做可以让垃圾“瘦身”。 举例说说不同的生活场景中如何做,如吃饭时、扔废弃物前、买东西时等。 (2)预设:光盘行动、使用环保购物袋、买东西前想一想 、二手物品交换…… (3)总结过渡:同学们的点子真多,一下子都说出了这么多的方法。我们来对刚才说的方法进行分类。 第一类是像塑料袋、一次筷子、纸杯这些物品,能不用就不用,能少用就少。 第二类是“再利用”的资源。如小时候用过的玩具送给邻居小朋友,或者当废品卖给“废品回收站”。 前一种,属于“直接利用”,后一种,属于“回收再利用”。 学生跟着老师的展示,结合自己的经验,分享不同场景下,可以让垃圾“瘦身”的做法。 通过这个环节的预设场景,引导学生结合实际进行思考,从而过渡到下一环节的学习探究。 (二)学会垃圾分类(9分钟) 1.活动二:你说我说 (1)导语:如果把垃圾在源头就分类放置,有的可以直接再利用,有的可以经过回收、加工再利用,这样就能大大减少垃圾数量,还能让很多垃圾变为资源。 (2)你说我说:把你知道的有关“垃圾分类”的知识和大家分享一下吧。 (3)总结:大家说的都很好,让我们一一来认识这些垃圾吧。 展示不同垃圾的内容。 ①可回收垃圾:指适宜回收利用和资源化利用的生活废弃物。包括:废纸、废弃塑料瓶、废金属、废包装物、废旧纺织物、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废玻璃、废纸塑铝复合包装等。 ②厨余垃圾(湿垃圾):厨余垃圾是指居民日常生活及食品加工、饮食服务、单位供餐等活动中产生的垃圾,包括丢弃不用的菜叶、剩菜、剩饭、果皮、蛋壳、茶渣、骨头等。 ③有害垃圾:对人体健康或者自然环境造成直接或者潜在危害的生活废弃物。常见的有害垃圾包括废灯管、废油漆、杀虫剂、废弃化妆品、过期药品、废电池、废灯泡、废水银温度计等,有害垃圾需按照特殊正确的方法安全处理。 ④其他垃圾(干垃圾):指危害比较小,没有再次利用的价值的垃圾,包括砖瓦陶瓷、渣土、卫生间废纸、瓷器碎片、动物排泄物、一次性用品等难以回收的废弃物,采取卫生填埋可有效减少对地下水、地表水、土壤及空气的污染。到目前为止,人类暂时还没有有效化解其他垃圾的好方法,所以要尽量少产生。 (4)过渡:百闻不如一试,同学们,看看这些垃圾怎么分类吧。 2.活动三:垃圾分类活动 跟着老师的课件内容,认识不同的垃圾,并参与活动。 学生积极参与垃圾分类活动。 通过对不同垃圾的介绍,让学生对这些分类进行熟悉,并通过分类活动,加强基础内容学习。 通过垃圾分类活动,让学生切身感受日常生活的垃圾分类,锻炼实践能力,养成垃圾分类习惯。 过渡:垃圾分类好了,具体怎么处理呢? (三)垃圾分类的好处(8分钟) 1.视频探究 (1)播放视频:《不同种类垃圾分类后如何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