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5580993

第3课 太平天国运动课件(共24张PPT+视频)

日期:2025-10-26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素材 查看:28次 大小:356853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3课,太平天国运动,课件,24张,PPT+,视频
    (课件网) 第3课 太平天国运动 一、 太平天国运动兴起的原因: 清政府为了支付战争赔款和军费开支, 极力搜刮,加捐加税。官府常抓人毒打交不起税的人。 1843—1850年规模较大的群众暴动有70余起,遍及十几个省。 “昔日卖米三斗,输一亩之课有余,今日卖米六斗,输一亩之课而 不足。” 材料 (1)鸦片战争的失败,进一步加深了清政府的统治危机。 (2)随着剥削的加重,统治阶级与劳动群众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 (3)洪秀全在科举的道路上屡屡失败。 1.爆发的原因: 2.领导人: 洪秀全于1843年创立“拜上帝会”,并积极传教,发展会众两千多人,其中包括杨秀清、萧朝贵、韦昌辉、石达开等骨干。 1. 金田起义: 时间: 地点: 建号: 起义军称: 1851年1月11日 太平天国 太平军 广西桂平县金田村 标志着太平天国运动的开始 二、 太平天国运动经过: 2. 永安建制: 洪秀全称“天王”。封诸王,所封诸王均受东王节制。太平天国初步建立起政权组织。 东王  西王 南王 北王 翼王 萧朝贵 韦昌辉 冯云山 石达开 杨秀清 说明了新生的农民政权一开始就依照旧的封建制进行内政建设,其封建意识浓厚→个体小生产者的局限性 注意:这里的东、西、南、北、翼王的地位是不相等的,分别是九千岁、八千岁、六千岁、五千岁。从太平天国分封各王所采取的的严格的等级制度,就可以看出太平天国这一农民政权所具有的的封建性。 1853年3月,攻占南京,将南京改名为天京,作为都城。 3. 定都天京: 4. 颁布《天朝田亩制度》: 时间: 内容: 目的: 评价: 1853年 建立“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 虽因带有很大的空想色彩而在实践中难以施行,但它反映了千百年来农民要求得到土地的强烈愿望,对于发动和鼓舞广大农民起来参加反封建斗争起到了积极作用。 不分男女,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 推翻清朝统治和巩固政权 北伐:曾逼近天津,最后全军覆灭 西征:取得巨大胜利,掌握了安徽、江西、湖北东部和江苏部分地区。 在军事上进入全盛时期 5. 北伐和西征: 时间: 目的: 结果: 1853年 6. 天京事变: 时间: 概况: 影响: 杨秀清逼洪秀全封他为“万岁”,意图篡位。结果杨秀清北杀害,韦昌辉被处死,石达开率部出走,太平军损失惨重。 天京事变使太平天国由盛转衰。 1856年 7. 重整国政: ①洪秀全封洪仁玕为干王,总理朝政。 ②提拔陈玉成、李秀成等一批青年将领。 措施: 结果: 虽取得浦口、三河大捷,但未能从根本上改变军事上的不利局面 ③洪仁玕写成《资政新编》 《资政新篇》: 作者: 内容: 结果: 提出向西方学习、改革内政等一系列政治、经济、文化、外交上主张 受到当时历史条件的限制,未能付诸实践。 洪仁玕(干王) 比较《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 文献 内容 不同点 相同点 《天朝田亩制度》 《资政 新篇》 不分男女,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 提出向西方学习、改革内政等一系列政治、经济、文化、外交主张 平均分配土地, 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 实质是消灭私有制, 违背历史发展规律 向西方学习,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 实质是建立资本主义私有制; 符合历史发展方向 1.具有反封建的革命性; 2.都脱离实际; 3.未能实施。 合作探究 8. 安庆陷落: 1860年,曾国藩的湘军包围安庆,陈玉成和李秀成救援失败,安庆陷落。后陈玉成被俘。李秀成率军克杭州,逼上海,遭到李鸿章淮军和洋枪队的抵抗反扑。 曾国藩 李鸿章 1862年,湘军围困天京。李秀成率军回师救援,激战40天,未能解除湘军对天京的威胁。 1864年夏,洪秀全病逝。湘军冲入城内,天京陷落。 9. 天京陷落: 标志着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 ①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宏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