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5643728

中职语文人教版基础模块上册6一碗清汤荞麦面教案

日期:2024-06-16 科目:语文 类型:教案 查看:61次 大小:18325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中职,语文,人教,基础,模块,上册
  • cover
任务(课题) :一碗清汤荞麦面 课型: 新授 课时:2 任务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阅读把握小说的主要情节及人物形象。 2、能力目标:通过文章细节剖析人物形象。 3、情感目标:学习主人公面对困境毫不屈服的精神,以赤诚热烈的心去拥抱生活,迎接生活的挑战。 任务要求 梳理课文的情节线索,进一步理解其串联人物活动、展示故事情节的作用。 重难点分析 1、领会情节安排与刻画人物、表现人性美的关系。 2、掌握情节、品味细节,进而分析人物,提高阅读小说的能力。 方法手段 讨论法、讲授法、品读法 活动设计 一、复习与任务导入 由日本民歌《北国之春》音乐导入。 导语:真正优秀的品质是什么?我说不出,但我觉得它就像“一碗阳春面”———朴素而打动人心,简单而回味无穷。它又像阳春三月的一缕风,能给人以温馨,又如阳春三月的一丝雨,能滋润人的心灵,因为它是内在人性美和人情美的体现。今天我们仔细品味品味这一曲美好人性的赞歌———《一碗清汤荞麦面》。 任务一、作者简介(学生课前了解,学生完成讲解) 原名伊藤贡,昭和十八年(1943年)出生于北海道砂道市。高中毕业后,在医院当了十年职员。以后,他搜集日本各地在民间流传的故事,从事文学创作,并登台“口演”(类似于中国的说书)自己创作的故事。他写的小说故事性强,善于设置悬念。《一碗阳春面》是他的代表作。 任务二、关于背景知识(学生课前了解) 很多中国人不了解历史,他们认为日本人在二战后用掠夺来的财富大办教育,然后走向经济腾飞的,其实这是可笑的无知。事实相反,二战后日本紧急严重破坏,日本直到1962年生活水平仍不及中国大陆水平(原先遗留在东北的日本人都不愿意回日本就因为此),他们那一代孩子有的人是光着脚丫上学的,现在日本的老一代老是喜欢用那时的艰苦求学来告诫孩子们勤学进取。其实,正是日本政府这种光着脚丫的孩子也有学可上的努力,日本在经济起飞时才有了人才基础。二战后,日本政府把发展教育作为国策,在财政极端困难的情况下,坚持实行小学和初中的义务教育,并免费为小学生和初中生提供餐点和教科书,1947年日本政府把义务教育增加了三年,每年要拨出国民生产总值的6%作为教育经费。这提高了国民的文化科学技术知识水平,为改善国民素质发挥了重要作用。由于政府重视培养人才,教育先行,并且做到人尽其才,学以致用。战后日本经济增长的60%,就是靠技术进步取得的。 小说的赏读,要注意把握小说的三要素: 1.完整的故事情节2.典型的人物形象3.具体的环境描写 小说阅读读什么: 1.讲述什么故事情节?2.想表达什么主题思想?3.读者从中悟到了什么? 任务三、复述小说故事情节 小说以一碗面为线索,以北海亭面馆为背景展开故事情节。 故事情节是我们读小说要掌握的第一要素,通过课前的预习,相信大家已经有所了解了。 学生复述。 1.这个故事涉及的时间跨度是 年。 2.故事里的重要人物有 个。 3.按照故事描述,母子三人在北海亭面馆共吃过 次清汤荞麦面。 4.大家算一算,母子三人在北海亭面馆共点过 碗清汤荞麦面。而按照 分量,他们实际总共吃了 碗。 情节: 第一年 合吃一碗———开端 设悬 第二年 合吃一碗 第三年 合吃两碗———发展 蓄势 十年间 等待 第十四年 吃三碗面———高潮结局 解悬 任务四、填表(选择的内容要简洁、有典型性) 分组合作完成学习任务: 小说塑造人物,表现细节的方法有:语言描写、动作描写、肖像描写、心理描写等。 次数 时间 碗数 母子三人 老板夫妇的行为 衣着 行动 语言 第一次 大年夜十点多 一碗 孩子一身崭新运动服 女人不合时令的斜格子短大衣 怯生生地问 /躲/望/围着这碗面,头碰头地吃了起来 唔 阳春面 一碗 可以吗? 抓起一堆面,继而又加了半堆 第二次 一年后大年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