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5661717

1.6 第六章-明清时期社会概况和文化 第一课时 课件(49页PPT)

日期:2024-06-10 科目:历史 类型:课件 查看:34次 大小:9379333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文化,PPT,49页,课件,课时,第一
  • cover
(课件网) 第六章 社会概况和文化 明 清 时 期 中国古代史 P-113 中职《中国历史》教学课件 朱元璋 贬低太祖皇帝的画家把他描绘为一个丑陋的、脸上长麻子、下巴向外突出的人。尽管有些宫廷收藏的肖像显示,太祖和其他皇帝一样英俊,但只有几幅反映他真实面貌的英俊画像保留了下来。 一、明初专制主义统治的加强 二、君主专制主义的进一步加强 三、明初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四、郑和下西洋(1405-1433年) 明朝,由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历经十二世,十六位皇帝,十七朝,国祚zuo276年 明朝初期定都于应天府(今南京)永乐十九年(1421年) 明成祖朱棣迁都至应天府(今北京),而应天府改称南京,因明朝的皇帝姓朱,故又称“朱明” 1644年,李自成攻入北京,明思宗朱由检自缢于煤山上,明朝灭亡 明朝是中国继周朝、汉朝和唐朝之后的盛世(黄金时代),史称“治隆唐宋”、“远迈汉唐”。 大明,无汉唐之和亲,无两宋之岁币,天子御国门,君主死社稷。当为后世子孙所敬仰。 明朝的概况 第一节、明清政治经济概况 第一课时 P-113 明朝的政治 公元1368--公元1644(276年) 明 明太祖朱元璋废除丞相,权分六部,六部直接对皇帝负责; 设殿阁大学士 明成祖时发展成“内阁”,有“票拟权”,最终取决于皇帝的“批红”。 设立厂卫特务机构,形成了对臣民的严密监控 明朝的经济 商业市镇兴起———四大名镇 货币经济占主要地位,广泛使用白银; 农产品商品化加强,棉花、茶叶、甘蔗、染料等经济作物普遍种植; 破产农民自由出卖劳动力,劳动力成了商品 形成区域性商人群体———商帮,实力最强的是徽商和晋商。 明朝的政治和经济概况 四大名镇指河南朱仙镇(版画、年画)、湖北汉口镇(商业中心)、广东佛山镇(手工业)、江西景德镇(瓷器)并称全国四大名镇,明清称为天下四大镇。 (一)明初专制主义统治和重大事件一、明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统治的加强 1、废除中书省与丞相制 2、加强监察机构的功能 3、军事制度 ———五军都督府和卫所制度 4、改革地方制度 5、文化--发展学校、科举制和文字狱 6、抑制豪强、整顿吏治 北京天坛祈年殿 5、文化———发展学校、科举制和文字狱 (1)学校:国学———国子监:贡生、监生 府、州、县学:生员———童子试 (2)科举考试 (3)文字狱 孝陵神道图 旧时统治者故意从文人的作品中选摘字句、罗织罪名所构成的冤狱。明太祖朱元璋和清康熙、雍正、乾隆三帝均曾大兴文字狱,镇压知识分子,实行文化专制。 (2)科举考试: 程序: 乡试———8月 举人 解元 五经魁 会试———2月 贡士 会元 殿试———进士三甲: 一甲赐进士及第 状元、榜眼、探花 二甲赐进士出身 传胪lu--二三甲第一名 三甲赐同进士出身 考试内容:八股文取士 “与之交谈,两目瞪然视,舌木强不能对。”--面试 科举看榜图 二、君主专制主义的进一步加强 1、靖难之役; “慎固边防,翼卫王室” “据名藩,控要害,以分制海内” 2、继续执行削藩政策; 3、设立内阁;首辅、次辅、众辅;票拟 4、(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 燕国—蓟ji;汉—幽州;隋唐—涿郡 辽—南京;金—中都;元—大都 5、改革地方制度-- 地图 5、改革地方制度 黑瞎子岛 明全图 位于黑龙江省佳木斯市抚远市黑瞎子岛镇,地处黑龙江和乌苏里江的交汇处主航道西南侧,是中国最东端的领土。自2004年起,其西半部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管理,东半部为俄罗斯联邦管理。 三、明初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1、表现:垦田数字 大为增加 2、措施: (1)明初土地和赋役制度 鱼鳞图册和黄册 (2)调剂人力不足———垦荒和屯田(民屯、军屯 、 商屯) (3)鼓励种植桑棉; (4)兴修水利 四、郑和下西洋-- 中国古代规模最大、船只最多、海员最多、时间最久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