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5662141

重庆市万州名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解析版)

日期:2024-06-03 科目:地理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99次 大小:2390909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重庆市,万州,名校,2022-2023,学年,高一
    高一(下)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时量75分钟,满分100分。 第I卷选择题(共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读1986~2011年我国珠三角地区某市外来暂住人口变化统计图,完成下面小题。 1. 图示外来暂住人口数量及占常住人口比重增加最快的时期是( ) A. 1991~1992年 B. 1997~1998年 C. 2000~2001年 D. 2004~2005年 2. 外来暂住人口数量增加对该市的有利影响是( ) A. 缓解城市交通压力 B. 增加城市经济活力 C. 促进第一、二、三产业均衡发展 D. 缓解大气污染状况 3. 造成2008~2009年该市外来暂住人口占常住人口比重变化的原因可能是( ) A. 工资水平下降 B. 就业机会增加 C. 经济水平降低 D. 产业结构调整 【答案】1. C 2. B 3. D 【解析】 【1题详解】 外来暂住人口数量及占常住人口比重增加最快的时期应是图中折线斜率最大的时期。据图可知,2000-2001年两线最陡,即斜率最大,说明该时期增加最快。故选C。 【2题详解】 随着大量人口的迁入,会促进二、三产业的发展,C错误;会增强城市经济活力,B正确;但同时随着人口的迁入,可能会增加城市交通压力,加剧城市污染,AD错误。故选B。 【3题详解】 据图可知,造成2008-2009年该市外来暂住人口占常驻人口比重呈下降趋势,说明迁入的人口越来越少,主要是因为该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提高,工资水平上升,产业结构的升级和调整,劳动力导向型工业减少,技术导向型工业增加,对劳动者的技能要求提高,许多外来普通劳动力从事不了技术性工作,D正确,AC错误;就业机会增加,外来暂住人口占常驻人口比重应该上升,B错误。故选D。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描述和解释地理事物的能力,考查的核心素养是区域认知和综合思维。 下图示意南亚沿海某中等城市功能分区,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4. 图中甲、乙、丙代表的功能区分别为( ) A. 住宅区、工业区、商业区 B. 住宅区、商业区、工业区 C. 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 D. 商业区、工业区、住宅区 5. M地最适宜建( ) A. 幼儿园 B. 疗养院 C. 科研所 D. 物流园 6. 位于N地的楼盘售价较低的原因可能是( ) ①远离市中心 ②交通不便 ③地处河流下游 ④位于盛行风下风向 A. ①② B. ①③ C. ③④ D. ②④ 【答案】4. D 5. D 6. B 【解析】 【分析】本题考查城市内部功能分区。 【4题详解】 甲位于城市中心,应为商业区,乙位于城市外缘,应为工业区,丙位于商业区的外围,面积最大,应为住宅区。故选D。 【5题详解】 图中M地位于铁路、河流和城市公路沿线,交通便捷,同时位于城市外缘,地价相对较低,适宜建物流园。故D项正确。 【6题详解】 读图可知,N地远离市中心,但附近有公路,交通便捷,①正确,②错误;河流沿岸多工业区,且N处为河流下游,对河流水质影响较大,居民饮用水会因此受到影响,③正确;南亚盛行西南季风和东北季风,N地位于与盛行风向垂直的郊外,④错误。故B项正确。 下图是重庆某历史文化名村的地形水系和村落农田分布图。该村居民祖辈最早为明末清初“湖广填四川”移民,村民间以血缘为纽带形成聚落,全村人同宗同姓,历史上该村族人以宗族内最高地位长老为中心进行集体活动。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7. 该村农田中主要粮食作物应该是( ) A. 小麦 B. 水稻 C. 玉米 D. 红薯 8. 该村村落与农田不但不临近,反而有地形将其隔开,从历史角度来看,这样可以( ) A. 减风蓄热 B. 遮阴避阳 C. 隐蔽防御 D. 隔绝避世 9. 该村南面竹林的主要生态价值是( ) ①调节气温②提供竹材③涵养水源④丰富物种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④ D. ①③ 【答案】7. B 8. C 9. D 【解析】 【7题详解】 依据材料信息可知,该地为重庆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