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5663437

2023年上海市徐汇区高考语文二模试卷(含解析)

日期:2024-05-16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78次 大小:58148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2023年,上海市,徐汇区,高考,语文,二模
  • cover
2023年上海市徐汇区高考语文二模试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5.0分) 1. 将下列编号的语句依次填入语段空白处。其中语意最连贯合理的一项是(  ) 一个人在创作和欣赏时所表现的趣味,大半由资禀性情、身世经历和传统习尚三个因素决定。 , , 。 。 , ,纯正的可凭的趣味必定是学问修养的结果。 ①纯恃天赋的趣味不足为凭 ②这三层功夫就是普通所谓学问修养 ③接收多方的传统习尚而融会贯通 ④纯恃环境影响造成的趣味也不足为凭 ⑤扩充身世经历而加以细心的体验 ⑥我们应该做的功夫是根据固有的资禀性情而加以磨砺陶冶 A. ②⑥③⑤①④ B. ①④⑥⑤③② C. ①④②⑥③⑤ D. ⑥⑤③②①④ 2. 《乡土中国》中的哪个概念可以引入以下语段,用来更充分地凸显“CMC交往模式”的特征?(  ) 网络的发展使人际交往模式中增加了 CMC的模式(即以计算机网络为中介的人际传播)。在这种交往模式中,人们可以隐藏自己的真实身份和地位,在网络上畅所欲言。网络不仅成为宣泄情绪的一种渠道,也提升了人的权利意识和批判意识,使法制观念得以强化。同时,互联网进一步扩大了人的交际范围,使“弱关系”得到发展,个人社会网络的异质性变得更强。 A. 礼治秩序 B. 差序格局 C. 时势权力 D. 名实分离 二、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9小题,共32.0分)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 ①情节模式是小说叙事的主要模式之一,历史悠久,成绩斐然。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人们阅读小说,是希望看到一个有曲折情节的故事,欣赏那种既出乎意料又在情理之中的布局安排。 ②认识情节,可以从故事入手。一般来说,我们可以用不同的问题来区别故事与情节。对故事提出的问题是:下一步将发生什么事件?对情节提出的问题则是:事件为什么发生?这并不是说在故事中就毫无因果链存在,而是指这种存在只有在形成为情节后才真正具有意义。这就是说,生活本身充其量只能提供故事而无法提供情节,因为情节总是对故事的一种重新安排,其目的是为了表达讲这个故事的人对他所讲的那个故事的看法与态度。这样,任何情节中都必然存在两个基本因素:作为实体的故事与使故事成为实体的结构,而逻辑性是其中的核心。因为正是逻辑使叙事主体将一系列的故事联结起来,构成一个被称作“情节”的整体。这个整体具体地可分割为无数个“场景”,它们通过因果关系来彼此衔接,以戏剧性冲突作为动力。而在这个过程中,每一个特定场景的作用在于充当情节发展的一个环节,既不能喧宾夺主地突出自己,也不能无所顾忌地游离于整体设计之外。譬如在托尔斯泰的《安娜 卡列尼娜》与左拉的《娜娜》里,分别都有一个关于赛马的场景。《娜娜》里的赛马仅仅就是赛马,它只能使我们了解到一些当时的社会风尚与社交活动;与此不同,《安娜 卡列尼娜》中的赛马场景使我们看到了安娜与渥伦斯基之间的私情趋于公开化,这不能不使安娜与其丈夫卡列宁的关系受到剧烈冲击,于是故事得到了进一步发展的内在需求。所以,赛马的场景在《娜娜》中似乎可有可无,而在《安娜 卡列尼娜》里则是一个不可或缺的环节。 ③由此可以看到,所谓情节,概括地讲,就是对于人的行为有目的地加以使用,其功能是对现实生活中那些相对混乱与无序的状态做出挑战。这种挑战的实现前提是,被纳入文本中的那些表现人的行为的事件,通过某种因果关系达到一种高度的统一。 ④要更好地发挥情节模式的作用,作家需要处理好两组关系。 ⑤其一,偶然与必然。偶然能使情节发展中不断建立起的平衡被外界新的冲击不断打破,从而使读者的阅读兴趣有增无减地一直抵达终点。 所以,巴尔扎克说,偶然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小说家。然而也必须看到,情节模式能够建立的基础是以必然为内核的可然律,没有必然性也就无所谓事物的前因后果,从而也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