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青岛版(六三制)六年级科学下册知识点 第一单元《人体感知环境》 第1课《视觉》 1.我们可以用眼睛(感知光线,判断物体的大小、明暗、颜色)等。 2.我知道眼球各部分的名称: 3.眼睛是人体的(视觉器官)。 4.人的视觉是怎样产生的?(我们是如何通过眼睛看到物体的?) 答:物体发出的光或反射的光通过瞳孔、晶状体等,会在视网膜上成像,连接视网膜的视神经把信号传给脑,我们就看到了物体。 5.我知道眼睛在不同刺激下的反应是: 刺 激 强 光 风 沙 气 味 眼睛的反应 眯眼 闭上眼晴 闭上眼睛并流泪 6.我了解到的常见眼睛疾病: 答:红眼病、干眼症、角膜炎、结膜炎、白内障、飞蚊症等 7.(“红眼病”)传染性很强,患者不要与家人共用毛巾、脸盆等,避免交叉感染。 8.(干眼症)常见的症状是眼部干涩和有异物感。 9.我了解到的预防眼睛疾病的方法: 答:(1)眼睛疾病患者不要与家人共用毛巾、脸盆,避免交叉感染,并及时对毛巾、脸盆等进行消毒; (2)减少使用电脑、手机的时间; (3)少接触空调及烟尘环境; (4)使用不含防腐剂的人工泪液; (5)食用含维生素A丰富的食物,如牛奶、鸡蛋含胡萝卜素的蔬菜; (6)积极参加体质检测,发现眼睛有异常应赶快就医等。 10.眼球的结构: (瞳孔)是眼睛内虹膜中心的小圆孔,是光线进入眼睛的通道。外界光线强弱度发生变化时,虹膜上平滑肌会伸缩,使瞳孔的口径缩小或放大,瞳孔的变化范围非常大,可以控制进入朣孔的光量。朣孔的大小除了随光线的强弱变化外,还与年龄大小、屈光、生理状态等因素有关。一般来说,老年人瞳孔较小,幼儿至成年人的瞳孔较大,尤其在人青春期时瞳孔最大。近视眼患者的瞳孔大于远视眼患者。 (晶状体)位于玻璃体前侧,呈双凸透镜状。晶状体是一个双凸面透明组织,被悬韧带固定悬挂在虹膜之后,玻璃体之前。晶状体就像照相机里的镜头一样,对光线有屈光作用,同时也能滤去一部分紫外线,保护视网膜。它最重要的作用是通过睫状肌的收缩或松弛改变屈光度,使人在看远或看近时眼球聚光的焦点都能准确地落在视网膜上。 (视网膜)是一层很薄又很复杂的结构,贴于眼球的后壁部。视网膜就像一架照相机里的感光底片,专门负责感光成像,当我们看东西时,物体的影像就通过屈光系统,落在视网膜上。 (视神经)是中枢神经系统的一部分。视网膜所得到的视觉信息,经视神经传送到大脑。在我们的头脑中建立起物体的图像,就形成了视觉。 此外,眼球还有玻璃体、虹膜、角膜、巩膜等重要结构。 11.眼睛对刺激会有什么反应? 答:(1)强光刺激:眼睛受到强光刺激时,瞳孔缩小,是为了减少进入眼睛的光线。当我们感到眼睛不舒服时,就会下意识地用手或其他物体遮挡光线。 (2)风沙刺激:大风天气时风沙肆虐。为了保护眼睛,避免异物进入,眼部肌肉会闭合眼睑,防止眼睛受到伤害。 (3)气味刺激:刺激性气味具有挥发性,可以刺激人眼部角膜的神经末梢,人体则通过神经系统活动命令泪腺分泌泪液,把刺激性物质冲走。这就是气味刺激时人们情不自禁流眼泪的原因。 眼睛对以上3种刺激的反应,都是人眼应对外部环境因素的表现,属于眼睛的自我保护措施。 12.急性出血性结膜炎也就是人们所说的红眼病,是一种传染性很强的眼病。 红眼病出现的原因可分为两种:一是外源性,由于结膜外露,易受外界各种微生物、风尘、理化毒物等的刺激而产生炎症;二是内源性,致病菌通过血液或淋巴使结膜感染,或对全身他处感染物发生过敏反应,炎症也可由邻近组织直接蔓延而来。因此,患者不要与家人共用毛巾脸盆,避免交叉感染,要经常对毛巾、脸盆进行消毒等。 13.干眼症是指由多种因素所导致的、以眼睛干涩为主要症状的泪液分泌障碍性眼病,常伴有双眼痒感、异物感、烧灼感,或畏光、视物模糊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